文字|AI财经社杨乔
编辑|杨洁
当百果园和咸丰水果都陷入沉寂的时候,又一家“水果批发商”要争夺“水果第一股”的称号。
10月29日,在渝首发的红九水果制品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此前,洪九国于2019年与东兴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赴a股市场IPO。但2021年9月,公司终止a股上市辅导,转投港股。
在万亿美元的水果零售市场中,被称为“南白果、北先锋、西红九”。近两年来,这些头部公司表现活跃,纷纷谋求上市,争夺“第一果”的称号。
此前,百国园已经在水果零售市场打拼了20多年。早在当年拿到A轮融资时,就规划了公司2020年上市的蓝图。此后,百国源多次计划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地点也在纽交所和HKEx发生变化。最后决定转a股。今年2月,民生证券发布了百国源上市辅导报告,但尚未“落地”。
鲜果上市过程同样坎坷。2019年12月30日,中信证券与先锋水果签订上市辅导协议,但经过4次上市辅导,2021年1月,双方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的终止协议。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水果零售的故事不再新鲜。随着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发展,“生鲜日报”“多多买菜”“美团”等项目呈上升趋势。从成本到交付速度,百果园的优势逐渐被抹平。
在转向资本市场的背后,不难看出三家头部水果零售商的焦虑。百果源、先锋果IPO进程受阻后,红九果能否成功拿下“水果第一股”?
#为“水果之王”而战
三家水果零售商争夺“水果之王”称号的战斗始于20年前。
水果制品的创立源于创始人邓之前承担的“重庆搬运工”的工作。
上世纪90年代,邓红九在重庆,他在重庆是一个“砰”的一声。然而,他意外地发现,一个地方的水果在另一个地方销售后,售价可以翻一番。结果,他转而卖水果。2002年,他和妻子蒋宗英成立了重庆红九水果制品有限公司,做水果批发。
同年,深圳百国园开始探索水果专卖业务,以连锁零售的模式进行扩张。咸丰水果,位于浙江杭州,成立于1997年。2004年,咸丰水果第一家水果超市——咸丰大果园开业。
2015年,百国源从天图资本等多家投资机构获得了超过1亿元的融资,并扩张至1000家门店。百国园管理层迫不及待地提出了3-5年内推动百国园上市的目标,并喊出了“第一果链”的口号。
同时,先锋水果还获得了九鼎投资的天使轮融资。2017年,在咸丰水果成立20周年之际,其创始人韩也表示,咸丰水果应该是“水果零售第一股”。
然而,与他们不同的是,批发业务有所增长的洪九国将目光投向了泰国和越南等海外市场。2012年前后,红九水果产品将触角伸向海外水果采购地,雇人直接采摘并建立加工厂。随着进口水果的引进,红九水果产品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国200家超市的供应商,年销售额超过4亿元。并在泰国和越南拥有16家水果加工厂。
从商业模式来看,三家公司走的是不同的道路。百果园、先锋果主要从事终端水果连锁零售业务,红九果品则是面向B端客户的经销商。但在“水果零售”的大赛道上,他们的竞争从未停止。
#洪九国靠分配致富
2018年,大量资本涌入水果零售市场,红九水果也开启了自己的资本化之路。当年,洪九国连续获得三轮融资,并获得深圳创投C等投资机构的支持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红九水果制品已将自身定位为从事高端进口水果和优质国产水果全供应链运营的经销商,形成了以榴莲、山竹、龙眼、火龙果、樱桃、葡萄为核心的49大类水果产品组合。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红九水果产品的营收分别为12.26亿元、20.78亿元和57.71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1.27亿元、2.28亿元和6.62亿元。2021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4.17亿元,净利润6.04亿元。
在依靠海外进口水果扩大规模后,红九水果也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目前,红九果业销售的进口榴莲、樱桃、山竹等海外特产水果产品已被“列入”红九水果产品标签。同时,这些自主品牌水果也是红九水果产品的核心产品。招股书显示,近年来品牌水果产品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已超过60%。
尤其是红九水果的“明星产品”榴莲,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9.4%提升至2020年的36.5%。从销售收入来看,红九水果在中国榴莲分销市场的份额已从2018年的1%上升至2021年6月的8.3%。然而,在榴莲产品大行其道的同时,红九水果其他明星水果的收入占比却在逐年下降。比如2018年火龙果营收占比16.7%。
下降至2020年的8.2%,其他水果包括车厘子、葡萄、龙眼等的营收占比也均有所下降。
供应链方面,洪九果品在上游供给主要是通过原产地直采,经分拣加工后,产品也并非直接销售给消费者,而是主要供给到商超、批发商等B端客户。目前,洪九果品已与物美、华润、永辉、苏宁家乐福等商超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也为盒马、钱大妈等消费“新物种”提供货物,并与美菜网、中粮我买网等电商平台进行合作。
根据招股书,公司在水果原产地进行直采的采购金额占比达到了87.6以上。但主要依靠上游直采的模式,也有其弊端。毕竟,上游供应商的水果价格波动及质量变化都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业绩;从境外进口水果时,清关手续、海外政策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洪九果品的盈利能力。
在客户端,终端批发商为洪九果品带来了超50%以上的营收;而商超客户的营收占比则从2018年的23.8%下降到了2021年6月的13.7%。
值得注意的是,洪九果品根据客户的规模和信用评价设定了不超过180天的信贷期,为此还面临着客户应收账款的压力。2020年,洪九果品的贸易应收款达到了20亿元,是2018年的5倍。2021年上半年,这个数据进一步增至33亿元。
为此,洪九果品不得不做出相应的亏损拨备。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洪九果品累计做出了近1.2亿元的亏损拨备。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表示,水果零售如果不算破损率的话,一般企业毛利率都能达到30%以上,但在水果产业链中,处于分销商的角色却似乎注定了毛利率较低。根据招股书,洪九果品的毛利率常年稳定在20%下,2018年的毛利率为17.5%。截至2021年6月,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为15.7%。
# 水果零售市场还有多少故事
三家头部水果零售商都表露出了对于上市的渴求。零售行业专家云阳子对AI财经社表示,对它们而言,上市越晚,水果连锁模式面临的竞争压力越大,新生的业态对其造成的侵蚀也会更加明显。
百果园和鲜丰水果IPO迟迟无法落地的背后,资本也开始对生鲜水果零售店模式产生了忧虑。虽然两家企业均身处水果零售垂类前排位置,但对资本市场来说,传统的连锁零售店的故事已经不新鲜了。
零售行业专家云阳子认为,水果零售赛道目前受到了多方面玩家带来的压力:一是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可通过产地直发水果生鲜,二是盒马生鲜、永辉超市等零售商超开始使用前置仓模式进行本地配送,三是社区团购带来的竞争。
以前置仓模式为主的每日优鲜、叮咚买菜这类生鲜电商,依靠在成本和配送速度上的优势,对水果线下连锁店们造成了强势的竞争。它们在今年先后上市,但却被资本市场迎头泼了一盆冷水:每日优鲜上市首日破发,叮咚买菜在上市前将其IPO规模削减了超过70%。显然,二级市场并不认可前置仓水果电商。
但这也给水果生鲜零售赛道带来了阴影。在2020年,社区团购大战围绕生鲜零售再次展开,更是给水果零售商们造成了威胁。
庄帅认为,目前社区团购并不会阻碍这些水果零售商的发展,但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水果零售商们还按照传统的开店方式扩张,运营效率较低,也更容易被新模式的项目超越。
在他看来,只要零售商们能够在一定周期内调整组织结构和流程,线上、线下相结合,水果零售市场还是很大的增长空间的。此外,他建议,从纵向品类发展方面来看,零售商们可以利用水果二次加工,开拓零食品类,或者将业务拓展到蔬菜等其他生鲜品类当中。
“如果按照这两个方面去拓展的话,资本市场还是非常认可的。”庄帅说道。
百果园通过入股的方式掌控了不少的果园,打造了自己的供应链壁垒;也曾试图通过
“百果心享”、“熊猫生鲜”等平台拓展自己的线上渠道和社区团购,但它的这番探索在市场上还没有太大的反响。
洪九果品也在拓展对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的销售渠道,新兴零售渠道的营收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10.9%上升至2021年6月的19.6%。
为了避免风险,洪九果品特意降低了对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其在公司采购总额中的占比从2018年的61.2%已降至2021年6月的12.3%。
现在,提交了招股书的洪九果品如何向资本市场讲出更多的故事,还值得期待。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