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写了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文章,后台有个读者留言说:
我经常看到这样一句话:钱到位了,员工才能做好事。
但我做事的原则恰恰相反,先办到位的事,再去要到位的钱。
不是因为我是老板,而是我做人的原则是:1法则。
永远先付出一点,永远多热情一度。
后来,我没有回复这位读者的留言。
因为讨论陷入了一个叫做拿个例做证据。.的逻辑错误
你说,大多数婆媳关系不好。
她说,你说的不对。我和婆婆关系很好。
或者说,我见过一个跟婆婆关系很好的媳妇。
讨论这个案子没有意义。
所以今天,我来说说我为什么坚持1的逻辑。
#为什么社交时是1?
熟悉我的粉丝都知道我经常在微博抽签送书。
是的,它们都是朋友的新书。
他们出了一本新书,我帮忙宣传,自费买了一些。这是我对朋友的支持。
有些人甚至不是朋友。告诉我,我会帮忙宣传的。
然后,当我的新书出版时。
我的朋友很棒。他们中的一些人根本没有收到我的书,所以他们帮助在社区和微博上宣传。
有些人,甚至刚刚听说我出版了一本书,就帮忙转发了。
这时,总会有一些人不那么清楚:
比如用新书发朋友圈,但是朋友圈里人很少;
比如你说要支持你,就发几本书向你要;
比如之前找你帮忙推一本书,说以后互相帮助,然后就再也没有你的消息了;
一个人脉很广的编辑嘲笑我说,每次自费从别人那里买书,现在想想是不是很傻?
生气,心寒?
我想,我不傻。
我这种人,一般都是滴水之恩,就涌泉相报。
我创业的时候,做了一个非常失败的视频节目。这个项目的投资者是我的朋友。
我是一个活动的客人。没想到,我在机场又遇到了。他得知我创业,问我是否需要一些资金支持。
那笔钱,我现在好像真的只有一点钱了。
但当时我觉得很感动。直到现在,但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都是随叫随到,无论是商业平台还是微博服务台。
所以你说,没有人能和我做朋友,是一种损失吗?
我一直坚持做社会生活中最先付出的人。
我帮了你。这是我的选择。
你愿意报答我吗?这个时候,选择权在你,我无权干涉。
但是当你做出选择之后,接下来就轮到我选择了。
所以没什么好愤慨的,也没必要斤斤计较,更不用问了。
又不是我别无选择,好吗?
一些小事就能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把那些自私自利、失信于人的假朋友降格甚至黑掉。
这过程中会吃一点小亏,但是交到了更多的朋友。
在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不坏,但他们害怕失去金钱,所以他们在与他人打交道时很保守,或者干脆害羞。
遇见一个人,比对方热情多1,就能敲开更多的心门。
所以:
与人交往,不要因为害怕失去,就等着对方先付出自己的心,做那个先付出的人。
偶尔被拒绝,不要因为自尊而缩回到地心,而是勇敢地用另一种方式伸出手;
如果对方无动于衷,你就迫不及待地想通过六月落雪来报复。没必要。你可以比对方热情一点。试试看。如果你不能,你就不能阻止它。
这不是一种圣母,这恰恰是一种主动的智慧。
你会有更多的朋友。
#为什么上班1?
在工作中,我们也要坚持1。
我问你一件事。你去市场买菜,本来是约定好价格的。卖家会主动降价吗?
这么说吧,很少见,对吧?
只要市场稳定,应该是你提出“这次多买一些”,才有条件让对方降价。
为什么上班的时候想不出来?
不要等老板给你足够的钱来炫耀。
而是表现出了成果,拿着成果去谈条件。
我谈了我的起薪,签了合同。
一旦你接受了这份工作。
作,就意味着你要完成公司对这份工作的期待。
如果想要拿到更高的薪水,公平的做法是,要做超出期待的工作。
等着涨到满意的薪水,再去努力,不是个聪明的做法。
难道等顾客出价够高,在去做好产品?
《营销管理》这本书中提到,如果你想要得到顾客的满意,
不是卖的东西够便宜,不是提供的服务够优秀。
而是提供的价值,超出了顾客的期待。
如果你真的觉得自己做的超出了期待,就可以找机会,拿着数据,拿着证据,说出来。
但是大多数人都是稀里糊涂的。
一来摸不清楚老板的期待。
二来只会等待。
当然,如果你已经做了更多,做到了更好,但是老板仍然在辜负你怎么办?
这也没什么抱怨的,只是到你选择的时候了。
从今天起。
做个更热情的人吧。
如果你愿意多+1℃,你的世界会更热更明亮的。
等到别人对自己好,才愿意敞开心扉。
等到被认可了,才愿意做出努力。
真的太傻太傻了,这完全是颠倒了因果关系。
因为更努力,才被认可。
因为更热情,才获得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