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月球上新增数十处滑坡
创始人
2025-09-16 11:44:12
0

  9月15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大气科学学院肖智勇团队联合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吴明通过卫星图像分析,发现2009年以来月球上新增了数十处滑坡,而这些滑坡的主要“推手”,不是小行星撞击,而是月球内部产生的地震,也就是科学家所称的“内生月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中山大学供图)

  “我们通过卫星图像对比的方法找到了月球上的新滑坡。”张吴明介绍,团队用分辨率小于1米/像素的数据,对比覆盖同一区域的前、后图像数据。研究发现,自2009年以来,月球形成了大量的新滑坡。

  研究团队挑选了月球正面和背面容易发生滑坡的74个观测区域,包括年轻撞击坑的陡峭坑壁、断层活动形成的皱脊,以及可能存在近期火山活动的不规则月海斑块。团队通过精准对齐前序和后序图像数据,再计算反照率变化,找到了滑坡发生的地点和形态。据介绍,对这些观测区域内新滑坡的研究,可反映月球整体的滑坡活跃水平。

  和地球上的大型滑坡不同,月球上的新滑坡显得“小巧”且“浅表”。其大多数滑坡长度不到1公里,宽度不足100米,最厚的地方不到1米。从规模上看,每处滑坡移动的物质的体积都小于10万立方米,且主要集中在坡度 24°—42°的斜坡上。

  那么,是什么触发了月球滑坡?肖智勇团队分析了这些新滑坡的地质情况,发现了大量新形成的撞击坑,最大的直径超过70米。但是,不到30%的新滑坡可能是由撞击触发,且滑坡开始的位置普遍缺乏暴露的岩石。因此,科学家推断,这些滑坡主要是由内生月震引发的震动导致的,证实月球内部仍有能量活动。

  此前,人类很难直接探测月球内部的地震带。这项研究表明,“月球滑坡的分布”可以像指南针一样,帮助我们间接找到月球地下的活跃地震区。这为未来部署月球地震仪、研究月球内部结构提供了明确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河印记·作品背后的抗战故事|...   重庆抗建堂诞生于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一大批知名的作家、导演、演员云集重庆。众多影响深远的经...
探寻文化遗产焕彩重生之旅——写...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面临时间推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的多重威胁,...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
张国伟主动投案,河南一周内3名... 澎湃新闻记者 蒋子文 9月15日,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通报称: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国...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感知上海智能消...   一颗颗咖啡豆如何从“非洲之心”来到“东方明珠”?  一条条机械手臂如何让消费品生产线又快又稳? ...
研究发现月球上新增数十处滑坡   9月15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该校大气科学学院肖智勇团队联合遥感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吴明通过卫...
政策效果继续显现 主要数据指标...   9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
专家建议:预制菜应在饭店菜单上...   一些餐厅从食客下单到上菜仅需两三分钟疑似用预制菜 专家建议  预制菜应在饭店菜单上明示标注  调...
我国科研人员在无机光伏材料薄膜...   记者从南京邮电大学获悉,该校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黄维院士和辛颢教授团队,用溶液法获得大面积“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