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公司找合伙人怎么做,创业怎么找合伙人 开公司找合伙人怎么做,创业怎么找合伙人
创始人
2025-07-18 16:14:34
0

  创业公司中常见的股权纠纷大概是这样的:   

  

  一家创业公司有三个合伙人,老大50万,老二30万,老三20万,约定“多少股付多少钱”。   

  

  公司进行到一半,第二个孩子和第三个孩子意见不合,想要离开,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当时第二个孩子支付了30万元,占公司30%的股份。我该怎么办?   

  

  第二,当然不同意撤回,理由很充分:   

  

  第一,这30%的股份是我自己用30万的真金白银买的,退了不合理。   

  

  第二,《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没有规定股东离职后应当退股,这是违法的。   

  

  然后,大哥和三儿子都傻了,他们真的没有理由拿回二儿子的股权!但是万一当时公司有价值,二胎回来说公司30%是他自己的,那怎么办?   

  

  最后创始人泪流满面,投资者因为股权纠纷不敢投资.   

  

  创业,卒。   

  

  这时大哥和三儿子见股权撕不出来,干脆想了个“破罐子破摔”的办法:再开一家公司,把亏损留给老人,靠自己新成立的公司赚钱。这样一来,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变成转移公司资产,甚至成为刑事犯罪!   

  

  开公司又死。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大致可以窥见大多数创业团队股权分配的特点:合伙人不在乎是否付出,未来也不想继续参与这个项目;只有股权进入机制,没有调整机制,也没有退出机制。   

  

  因此,创业公司股权设计的核心重点是解决两大问题-   

  

  怎么做?   

  

  怎么退?   

  

  1.股权如何分配?   

  

  1/公平与职能的关系   

  

  如题主所述,假设一家创业公司有三个合伙人,一个负责内容,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销售,每个人的资质都差不多(这也是大多数创业公司的标准组合)。此时股权应该如何分配?   

  

  大的原则是技术研发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而销售通常只在公司初创时带来短期的资源效应,市场功能介于两者之间。   

  

  因此,这三个功能的权益分配,应根据各自功能的综合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技术、市场、销售。   

  

  据此,我们还可以延伸到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激励比例问题,如下表所示:   

  

  画   

  

  注意,上述设计适用于单创始人结构,即在多个创始合伙人的情况下,建立一个核心创始人,然后由其组建一个运作良好的团队。   

  

  创始人要有很强的战略规划能力和集中指挥能力,保持整个团队高效执行;不建议设置多个多核方正结构。到那时,团队的股权分配和协调将变得非常低效。   

  

  2/企业所有权结构的三种模式:   

  

  第一,绝对控股型   

  

  这种模式的典型分配模式是创始人占三分之二以上,即67%的股份,合伙人占18%的股份,保留15%的团队股份。这种模式适合投资最多、能力最强的创始人。在股东内部,虽然绝对控股型在形式上是民主的,但最终还是老板做主,拥有一票决定权/否决权。   

  

  二、相对控股型   

  

  这种模式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创始人持有51%股权,合伙人合计持有34%股权,员工预留15%股权。在这种模式下,除了少数事情(如增资、解散、更新章程等。)那需要集体决策,其他大部分事情都可以由老板单独决定。   

  

  第三,非控股型。   

  

  这种模式的典型分配模式是创始人持股34%,合伙人团队持股51%,激励股权持股15%。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合伙人团队能力互补,每个人都有很强的能力,老板只有战略比较优势的情况,所以基本合伙人的股权相对比较平均。   

  

  中有几个特征   

  

  保留投资者的股份有很大的问题。假设创始人将20%的股份储备给他背后的投资者,投资者向他购买股份。这叫“买老股”。在法律关系上,这是投资者与企业家个人股份的关系,而不是与公司的关系。这笔钱无法进入公司账户,而是成为创始人的个人变现,不是公司融资。而且,一旦创始人卖出老股,投资者支付高额溢价,创始人马上就要面临一大笔税。   

  

  所以一开始不建议给投资者预留股份,进来之后可以一起稀释。   

  

  那么为什么建议保留激励股权呢?   

  

  主要原因是它可以作为一种调节机制。比如很多创始人刚创业的时候,找合伙人没有太多选择,所以觉得要一起做。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这个人的能力并不好。这时,预留部分可以上前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前期股权分配不合理,那么可以将一部分调整为代其持有的老股。如果以后有新人参与(无论是高管、合伙人还是员工),也可以保留股权处理。   

  

  3/股权控制模式   

  

  纵观国内外上市的发达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占股20%左右的情况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会考虑,公司的控制权会不会有问题?   

  

  其实并不是只有控股公司才能控制公司,不控股公司的老板也能控制公司。这里涉及几种控制方法:   

  

  首先,投票权是被赋予的   

  

  最典型的是JD.COM。上市前烧了很多钱,但刘股份很少。因此,对后来的投资者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写好表决权委托书——刘在上市前只拥有20%的股份,但其拥有50%的表决权。   

  

  二是一致行动协议。   

  

  简单来说,所有事情首先要在董事会内部民主。   

商,得到一致意见,否则就以老大的意见为主。

  

第三种,持股平台

  

针对于有限合伙。老板可以把合伙人、员工的股份放在员工持股平台上,以此把合伙人跟员工的股权全部集中到自己手里。

  

因为有限合伙分为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即使只持有万分之一的股份,这个持股平台里面的股份也都是他的,他可以代理有限合伙的权利。而有限合伙人主要是分钱的权利,基本是没话语权。

  

第四种,AB股计划

  

AB股计划通常是把外部投资人设置为一股有一个投票权,而运营团队一股有10个投票权。例如刘强东一股有20个投票权,所以他总够有将近90%的投票权。

  

二、退出机制

  

设置激励机制基本已经是大部分创业公司的共识,但是事实上,大部分的激励机制的效果都不好。原因在于,公司最后有两条路,要么上市,要么被收购,但是这对大部分的创业公司来说概率都比较低。如果不设置合理的退出机制,将无法适应创业公司频繁发生人员更迭的情况。

  

因此,事先约定科学的退出机制,将直接解决开头案例中提出的员工离职问题。

  

为此,我们有四点建议――

  

1/创始人发限制性股权

  

限制性股权简单来讲,第一它是股权,可以直接办理工商登记;第二它有权利限制,这种权利限制可以四年去兑现;而且中间离职的情况下,公司可以按照一个事先约定的价格进行回购,这就叫限制性股权。限制性股权的限制就在于,分期兑现,公司可以回购。

  

无论融资与否,上市与否,都需要套用限制性股权。比如说,创始合伙人早期只掏了三五万块,拿了20%的股份,干了不到半年,公司做到五千万或者一个亿,谁都不希望看到他仅靠一点贡献就拿走一大笔钱。所以我们建议大家拿限制性股权

  

2/股权分期兑现

  

分期兑现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约定4年,每年兑现四分之一;

  

第二种是任职满2年兑现50%,三年兑现75%,四年100%。这是为了预防短期投机行为,小米的员工股权激励就是按照这种模式的;

  

第三种是逐年增加,第一年10%、第二年20%、第三年30%、第四年40%。也就是干的时间越长的兑现的越多;

  

第四种是干满一年兑现四分之一,剩下的在三年之内每个月兑现48分之一。这种以干满一年为兑现前提,后面每到一个月兑现一点,算得比较清。

  

这几种模式对团队来讲是不同的导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约定回购机制

  

股份约定回购机制的关键是回购价格定多少。

  

有些公司一开始约定,如果合伙人离职,双方按照协商的价格回购。所以这里面有几种模式:

  

第一种,参照原来购买价格的溢价

  

比如说他原来花10万块买了10%的股,如果到了两三倍,那一定得溢价。

  

第二种,参照公司净资产

  

假如公司干到第三第四年的时候资产已经有一个亿了,这时候要是按照人家原来购买价格的溢价,那么人家干的这几年都白干了。所以对于此类重资产企业,可以参照净资产来定。

  

因为回购是一个买断的概念,相当于把对方未来十几年的财富都断掉了,所以从公平合理的角度还得有一点溢价。

  

第三种,参照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估值的折扣价

  

回购为什么要打折呢?基于几个考虑:

  

从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资本本来就是投资公司的未来。5千万、1个亿的估值是认为未来公司值这么多钱,但这个估值是可变的,并不代表你离职的时候就是这个价格;

  

从公司现金流角度,如果完全按照公司估值,那公司现金流压力很大;

  

从公司团队的导向出发,这个导向就是引导大家长期干。这里面用什么价格是以公司的具体模式为依据的。

  

第四种,做好预期管理

  

退出机制怎么去落地?首先要在理念层面达成共识,之后再谈硬梆梆、冷冰冰的规则。

  

理念层面是大家先沟通到同一个层面,比如:

  

谈好是基于长期看,还是基于短期投资?

  

未来这个公司能不能做成?能走多远?能做多大?确定好主要贡献在于长期全职出力。

  

如果股份不回购对长期参与创业的股东是不是一个公平合理的事情?

  

总之,所有合伙人要同一套标准,游戏规则值得所有人尊重。只有在理念层次沟通好了,才能够平和理性地去谈具体的规则条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创业板股票中报预披露,创业板e...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15日报道,有投资者向科顺股份(300737)提问。   ...
创业板新股申购要求,创业板打新...         近5000万老投资者关注!如果你想参与注册制下创业板股票的新交易,赶紧去做吧!   ...
尔雅创业基础考试,超星尔雅创业...   [填空]填空_ _。docx      答案:1      【选择题】生命教育的教学内容()。 ...
美业正能量经典语录,美业创业朋...   2019年3月5日,《福布斯》公布了亿万富翁名单,年仅21岁的凯莉登上了头版,打破了脸书创始人扎...
农村创业的电视剧有哪些,农村创...   农村地区的创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有很多机会。但是,随着城市很多产业的成熟...
菏泽汽车下乡补贴,下乡创业补贴...   近日,菏泽市财政局、菏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菏泽市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根据规定,从2...
发现创业机会四大策略,创业行动...   编者按:应用于产品开发过程的企业战略是产品开发战略,是企业战略的子集。同时,几乎所有的产品战略都...
创业点子大全500个,创业大赛...   30行,榜首,只要你能有信心!一旦发展起来,未来可能是无限的。让我们来看看!      1、农村...
大学生创业贷款去哪里办理,应届...   各地出政策了!毕业生们,领补贴啦!      3月的春天,求职季和毕业季陆续到来,春招已经开始。...
组织返乡大学生座谈会,返乡创业...   为进一步推动“辽源袜业”品牌建设人才库,广泛吸引人才创业就业,10月25日,“双创周”吉林省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