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在手,不愁就业”。作为民生保障部门,沾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严、实、细”上下功夫,“四项措施”提高了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有效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对接起来,助力沾益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是完善机制,保障服务。11月初,沾益区对新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就业信息员队伍进行业务培训,利用贴近基层、了解情况的优势,充分发挥“千里眼”“顺耳”在稳就业增收工作中的作用,实现区、乡、村三级责任逐级压实,确保就业创业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转变思维,精准安排。近日,在沾益区西平街道劳动力市场旁,伴随着挖掘、铲运、打桩机械司机培训的如火如荼,呈现出周边剩余劳动力等待打零工的情况。就业前中心、培训机构、乡镇社保中心、村级就业信息工作者上门精准安排。综合考虑后,确定了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稳定且收入高的岗位,将全区各镇(街道)自主报名的90名学生分两个班及时组织培训。
三、加强监管,保质保量。一是严格把关开班审批,查跟班资金分配,确保培训资金使用正确、实用、良好。二是严格要求全局六人随车检查组每班不少于两次现场检查和视频抽查,规范培训流程;三是听取学生意见和建议,积极与培训学校的班主任和老师沟通,根据具体培训岗位优化教学方法,一对一、手把手教学,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基础上瞄准目标。2021年以来,共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3402次,其中脱贫1556次。
四是后续服务,充分就业。建立完善的就业跟踪服务体系。一方面,培训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岗位和工作介绍,提高培训转岗就业率;另一方面,利用“沾益就业”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渠道,为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以及取得相应资质证书的人员搭建沟通平台,双向选择,实现高质量就业。
通讯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