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风筝,相信大多数人都很熟悉。这是一种起源于东周春秋时期的传统工艺,并不断改进和流传至今。它有2000多年的历史。人们都知道它是借助风飞翔的,所以春秋时期是放风筝的最佳时期。但是如果我说风筝不用风也能飞,会不会很神奇?说到贝壳,大多数人都很熟悉。这种群体动物为保护自己分泌的钙化物,非常适合装饰,但我说也可以用来画画,我觉得很神奇。这些神奇的东西聚集在一个地方,那就是湖北省荆州市。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
遗产院位于沙市区北京东路1号专场,距离市区有一段距离,最适合自驾。有趣的是,它不仅是一个博物馆,还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是荆州市创业学校与市非遗传传承中心共建的全国第一所非遗技师学院——“湖北民间工匠学院”。所以,当你走进文物研究所,你会发现这么多精美的展品,但没有一件是真正的古董,都是文物研究所的大师和学生的作品。
整个传承学院非常大,每一个传承工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地方。因此,这里有十二个传统工艺作坊,包括中国最大的漆文化中心,来展示和保护楚式漆器工艺。所以,如果你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不要相信很多攻略说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参观,但至少要预留半天时间,这样你才能有一点神秘感的味道。
#磨鹰风筝,不靠风力也能飞的风筝
前面提到的“无风风筝”也在这里,学名为磨鹰风筝。许多人不知道风筝,认为风筝是玩具。其实风筝也是一种技能,有很多层次。最高水平的是放飞“潘迎”风筝,而磨鹰风筝则是现代潘迎风筝的鼻祖。与其他风筝的区别在于制造过程。普通风筝主要是“三点式线”制作,所以只能在风大、地方飞,而磨鹰风筝则是“单线”。操作人员只需要拉动手中的单线就可以放风筝,这一点特别神奇。
目前,鹰鸢研磨已获得省级非遗认证。不仅如此,作为非遗传的传承人,老师对传统的鹰风筝打磨进行了改进,制作出了可拆卸的鹰风筝。风筝巨大的翅膀占据了太多的空间,外出时不方便随身携带,可拆卸的风筝为人们出行增添了很多便利。随着老鹰风筝的打磨,大师在潍坊国际风筝节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贝壳作画,毫无缝隙与痕迹
我之前也提到过贝壳画,这是荆州的另一个非遗项目,“荆州淡水贝雕技艺”。与其他贝壳画不同,荆州的贝雕并不纯粹。
贝壳雕刻,但是要将贝壳切割粘合形成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如果不仔细看,甚至看不到贝壳之间的缝隙和痕迹,非常漂亮。
不仅如此,贝雕没有上色程序,也就是说在整个艺术品上看到的颜色和线条都是贝壳的颜色。因此,在设计贝雕的图案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差异和最终的效果,包括不同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甚至材料的组合,这真的是一项技术活动。
另一种与绘画有关的非遗是葫芦烙画,它不是雕刻或绘画,而是“烙印”。在平面上烙画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说在曲面上了。所以研究葫芦烙画的人需要先在平面上研究,然后才能在葫芦上烙画。不过这种烙画比较开放,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给自己喜欢的人物比如卡通人物打上烙印就可以了。
不仅如此,这里还可以看到很多其他非遗,比如老师和学生的古琴演奏,就富含中国风,甚至整个琴室都是专门设计的,琴弦一拨余音绕梁,十分动听,其他非遗项目同样十分精彩,在此不一一赘述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既然叫“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就意味着这里不光是保护和展示非遗,更多的是将这份技艺传承下去,一旦大师百年老去,很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问题。而在传承院里面,就有不少学生跟着大师学习,各种年龄段都有,而他们都会成为非遗文化的接班人,甚至游客也能亲身参与其中,近距离的体验和感受非遗文化,因此到荆州旅游的话,如果有时间不妨到这里看看,属于传统文化的那份特有魅力,一定会让你觉得不虚此行。
图/文 由旅游狂魔夏夏夏 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关于作者:目前已经前往过全球500+城市,并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和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以及斯里兰卡当过国际志愿者,欢迎持续关注,与你分享全世界的吃喝玩乐,喜欢记得点赞评论或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