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案例是:在广东一家中餐馆,老板用“抽奖模式”,一年获利120万。
#案例背景:
45岁的哥哥彭是这家餐馆的老板。他的店已经连续经营两年,年利润120万。事实证明,他的经营策略真的很牛逼。
说到鹏哥的经营策略,这里不得不提一个“意外”。那年广东的冬天特别冷,鹏哥是个热心肠的人。那天不知道怎么掉。店里有两对母子。
母子俩进店的时候,比较克制。小男孩拉着妈妈的裙子,用小眼睛焦虑地四处张望。就在他看着顾客的时候,他迅速把头埋在妈妈的衣服下面。虽然妈妈比小男孩好一点,但她不安的眼神和不安的手却在不停地表现出不安。
妈妈说,大哥,你能不能吃点米饭和咸菜,多拿一碗来帮忙倒汤?我们可以不点其他菜吗?
说话的时候很小心,声音很低。你可能害怕分贝太高,会惹恼老板,把他们赶出去。然而,母亲挺直的身躯和倔强,似乎在坚守着“不乞讨”的最后尊严。
中间的细节我就不说了。最终结果是老板骗了母亲。我们店里有活动。只要花费12元,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份价值89元的套餐,让母子大吃一顿,我们还可以抽取500元的现金奖励。
你觉得这结束了吗?这里还有一个很气人的小插曲。店里的几个少年,利用自己混迹社会的身份,强求、坚持要店里欺负顾客。为什么他们对母子有好处,我们没有?
虽然这一集让人气愤,但也正是因为这一集,彭大哥的店才做出了连续两年年利润120万的经典商业模式。这是怎么回事?
#活动介绍:
这个活动很简单,原则是依靠所有顾客利用他们的心理。
1.当你进入商店时,你可以参加抽奖。奖品全是钱,最低奖金30元。
2.终身享受12元-89元套餐福利。
说实话,这两个活动看似有点简单,但有了这些简单的活动,老板一年就赚了120万元。活动顺序的逻辑是什么,尤其是这种商业模式成功的关键?
#盈利能力分析:
以上内容节选自我的专栏、具体的实践练习和活动的几个盈利点。看完就知道老板有多“贼”了。我已经放在下面的栏目里了,直接点击下面的栏目观看,栏目里有300多套实用案例,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
一般商店在做打折活动的时候,只有顾客结账的时候,才会告诉顾客我们商店有什么样的折扣,你可以用什么样的优惠券。
其实这种行为是多余的,也是无效的,因为顾客已经选择了吃饭。这个时候,你给他打折,除了让自己少赚钱,没有任何作用。
当然,你可能会说,是为了服务,为了让顾客觉得你好,下次再消费。事实上,如果你问我,你是在骗自己。当客户和你完成交易后,决定他来不来的关键已经从优惠变成了产品本身。
简单来说,客户被忽悠过一次。如果没有超出预期的“折扣”,那么他下次绝对不会选择继续在店里被忽悠。因此,那辛改变活动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
1.第一个活动,拉横幅,直接把抽奖箱放在店门口,不用花钱也不用消费就可以抽奖,最低奖金还是30元。路过你店的顾客能不主动参与吗?
客户参与时,会发现最低30元的奖励是一张抵扣券,消费50元后可以抵扣30元。
当时对于客户来说,他抽这张优惠券的时候,一方面是确定的,可以省30元,另一方面是不确定其他房子有没有优惠,那么你觉得他们会怎么选择呢?
2.12元吃89元的套餐,也是奖品,也是扔进彩票箱。客户只要提取这张优惠券,就可以享受这项优惠。但是这个好处有一个限制,那就是必须有三个人。
89元的套餐价值其实是按照各大城市的消费水平来计算的,最多只有三个菜。如果是汤锅或者干锅的那种,那就是小锅了。
三个人去店里吃饭,啤酒、饮料、矿泉水成为另一个消费利润点,除了吃不饱,需要额外的食物。而且众所周知,餐饮网点是有餐费的,一个人只要5元8元。米饭也要花钱。
算一下,除了额外消费,一个人进店的最低消费是5元,2元=7元。三个人,也就是21元,12元等于最低消费33元。
三个人一顿套餐的费用,还有餐具和米饭的消毒,最多40元。所以即使顾客什么都不消费,吃完后转身继续在另一家餐厅吃饭,那么我们就获得了人气。
这项活动的主要功能是招募新的想法。
,对于锁客来说,其实本身就是你的产品,如果那份价值89元的套餐,虽然量比较少,但味道属实不错的话,那么基本上凭终生享受这个点,就够赚得盆满钵满了。
> 上述内容节选自我的专栏,具体的实操和活动的几个盈利点,看完你就知道老板有多“贼”了,我已经放在下方专栏里了,点击下方专栏直接观看,而且专栏还有而且专栏里还有300多套,当下市场流行的实战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