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最年轻的亿万富翁有四位:高燃、李翔、戴志康和毛侃侃!我的生活网总裁,泡泡网CEO李翔,北京创翔(北京)公司CEO,北京爱航实业公司总建筑师毛。高燃、李湘、戴志康出生于1981年,毛侃侃出生于1983年。
2005年底,李翔的泡泡网收入2000万,利润50%。按照当时的市场收购标准,也就是按20倍的市盈率计算,他占了公司的绝对股份,净资产过亿。
去年7月,戴志康从风险投资中获得了数百万美元,价值超过1亿元人民币。高和毛刚刚开始创业。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四位80后富豪的创业故事:
80后创业故事一、高中生李想放弃高考 创亿元身家
5月21日,中关村鼎好电脑城。李湘在公司每套办公桌之间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坐的人都很忙。
泡沫网的规模今年扩大了好几倍,从不到50到80,再到100。目前有110多人,预计年底达到180人。700平米的空间已经无法容纳,公司的发展已经到了注重商业形象的阶段。
李翔泡泡网是一家从事计算机硬件、个人和办公数码产品信息服务的网站。六年前,石家庄一所中学的大四学生李翔,并没有对未来做太多的规划,只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决定:不参加高考。
李翔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第一年的第一天,马上就迷上了。到了高一,李想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电脑,花了8000多块,按自己的要求存了下来。当时只有拨号上网,李翔平均每月上网费用7800元,都是自己花的钱。这笔钱是他为计算机专业报刊写文章得到的稿费。
高三的时候,李想建一个“显卡屋”的网站,每天7-8个小时,根本不在乎学习课程。在不读书的第一个月,一个广东老板说要给李发推广费,但他并没有当真。结果对方真的送了6000多块钱。
当时他还没想好怎么把网站商业化。到年底,他已经赚了10万元。
2000年春节前,李(音)想说服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了三个月的回到石家庄,将两人的网站联合起来建立一个泡泡网。到2003年底,泡泡网的业务增长了两倍。
80后创业故事二、大学生戴志康 发明软件掘起第一桶金
同样出生在计算机时代的戴志康,比李翔早两年接触计算机,当时是小学五年级。戴夫,大庆石油学院博士生导师。在父亲的指导下,他迷上了计算机编程。初二戴的时候,市面上有瑞星杀毒软件。经过深思熟虑,戴发现了技术上的缺陷。
被哈尔滨工程大学录取后,戴志康想找些事情做,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一天,戴偶然去了一个电影论坛,发现那里有10万注册用户。他认为:如果有一个软件可以安装在一个社区论坛的服务器上,单一个用户就能带来10万人,100就是1000万,1000就是1亿,这是一个几何发展模型。
戴决定制作这样的软件,并将其命名为Discuz。一年多以后,这个软件因为支持用户的习惯,很快被网上用户接受。
做了两年,偶然收到一家香港公司的奖励,才发现自己的劳动可以变成真正的价值。他打算将产品商业化。
2004年初,戴槐赚了第一桶金,从哈尔滨跑到北京。他先是花了七八十万买了一套公寓当办公室,然后开始注册自己的康生公司。这时候他还是个大学生。截至2005年,该公司的销售额每月增长50%。
80后创业故
事三、“小崽儿”茅侃侃 一条短信萌发金点子
2005年以前,四个人中年纪最小的茅侃侃也没有闲过,从最初的红旗中文2000公司,到后来的“起劲地折腾”。一系列的跳槽是茅刻意而为,他曾干过技术、销售、管理、包装和推广等工作。由于手快,他负责的工作通常会比别人早完成。
Majoy的创业点子来源于茅一次出差收到的短信:四川移动通信欢迎您!这条很多人都会收到的短信,使他突然联想起如果将传统的电脑网络游戏或者单机游戏方式挪到现实中,把手机或者PDA之类的移动终端和各种通讯方式的后台技术整合起来,不是能制造另一种更数字化的真人实 景游戏方式么?
返回北京后,茅挨个咨询所认识的人,调研后,他认为将网游搬到现实场地中,由真人扮演角色,通过大量移动终端(PDA和手机)和电子化道具,来掌控游戏是一个既基于传统娱乐形式又突破传统娱乐形式的创新模式。
80后创业故事四、财经记者高燃 从报社步入IT界打天下
1998年,高燃有半年在东莞樟木头的一家厂里打工,那时他是中专毕业。半年后,他考上清华大学时,村里有乡亲激动地评论:“高燃将来肯定能当中央委员!”2003年,阴差阳错地,高燃错过了南方报业集团的最后一轮面试,后来他在《经济观察报》做了财经记者,还被报社评为当年最佳新记者。
8个月的记者生涯后,大学里对财经、IT一窍不通的高燃纵身到IT界创业了。正是人脉网里的清华校友,帮他现在的公司融入了一笔美国的风险投资。公司一下子身价上了千万。
后来,高燃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出现了。江苏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在长春参加一个会议时,见着了站一夜火车来递计划书的高燃。蒋锡培投给了高燃100 万,高燃的电子商务计划没把这笔投入烧出个所以然。他开始选择另外一些项目,这时清华的同学邓迪琢磨出了P2P流媒体传输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一部片子的视频直播成本从7元钱降到7分钱,2005年2月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并在6月将各自的公司合并,专做视频直播的Mysee诞生了。
有钱以后“早晚要买一辆悍马”
李想给自己定的年薪是15万,平均每月领。有房、有车后,他基本没什么大项开销。衣服买来买去都是那几个牌子。
而戴志康早在2004年就有一辆铁灰色的宝马3系。戴说自己买大东西决定快,比如上地那套160平米的房,2004年6月,知道推出后的第一周就买了,花了100多万。他的公司已经3年没分红,虽然给自己定的是2万的月薪,但从没动过。
茅侃侃不想车的问题,他自己2002年买的赛欧已经半价转手,现在开的是公司的尼桑车。他说一个月8000元的工资,给女朋友买礼物,隔两天两人吃顿比萨饼就成月光族了。
=============================
微信公众号:周阳云说(ID:zyytalk)说营销、说创业、说励志、说心得、说感恩!欢迎广大同行爱好者们投稿,加入进来,让我们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