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已经持续将近两年时间,如今的乌东前线,已经升级至新阶段,双方改变战略计划,进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日前,俄军发起血腥进攻,爆炸声在乌军头顶响了一夜,万万没想到,这一次,西方先扛不住了。
【俄军导弹深夜升空】
俄乌双方持续在前线激战,双方除了展开巷战之外,还展开了大规模“袭城战”。在日前的一次行动中,俄军各种导弹、无人机轮番上阵,直逼乌克兰大后方,随着弹药铺天盖地砸下,乌克兰大后方多点开花,窜起多股浓烟。为了不那么被动,乌军则使用多管火箭炮系统,在别尔哥罗德等地方,实施报复行动。
俄军的袭击行动,乌克兰方面并不是每次都能报复回去。就在此前的一次袭城行动中,乌克兰前线部队的谎言,彻底被揭穿。此前,俄罗斯军队深夜发动大规模袭击行动,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哈尔科夫、赫梅利尼茨基和扎波罗热等地区接连被炸,一团团火球升腾,在深夜显得尤其明亮,这是2024年以来,俄军发动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空袭。
然而,乌克兰方面并没有按照之前的剧情发展下去,乌军并没有立即采取反击措施,反而坦言称,部署在相关地区的防空系统效率明显下降。
根据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司令的话,这些防空系统虽然形成一道铜墙铁壁,但也只成功拦截了18枚导弹和8架无人机,武器拦截率大约仅为45%,由于防空系统拦截率太低,导致很多导弹砸中目标,相关地区遭遇沉重打击,很多关键民用及军事设施受损严重。乌克兰媒体报道时直言,这是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军经历的最艰难的一天。
【西方援乌的NASAMS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乌军号称,该国部署的防空系统拦截率能达到80%甚至是100%,自从双方对峙蔓延到城市之后,这个数字迅速跌至60%,不久后,直接下滑至45%。难道是乌军防空系统的性能太差吗?分析认为,之所以出现这样剧烈下滑的现象,原因之一是乌方此前发布的作战报告弄虚作假。
在俄军展开“袭城战”之前,虽然俄军也发动过大规模轰炸行动,但这样的行动频率并不高,乌军在发布作战报告时夸大其词,外界并不能轻易察觉。但是,随着俄军增加弹药数量和打击频次,在俄军的猛烈进攻下,乌军的谎言越来越难以自圆其说,据统计,短期内,俄军就发起了4次大规模攻击行动,发射的弹药数量超过600枚,面对俄军铺天盖地的炮火袭击,乌军防空系统拦截率下降已经成了必然。
除了无法继续弄虚作假之外,乌军透露实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希望西方国家继续提供军事援助。在遭遇大规模攻击前,乌克兰方面刚刚接收到美国暂停供应“爱国者”防空系统拦截导弹的坏消息。
据了解,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已经不太愿意继续支援乌克兰,因此军援法案无法获批,另一方面,美西方国家,在提供“爱国者”武器等方面,已经无能为力,为了军援乌克兰,美国已经掏空了武器库,“爱国者”拦截导弹已经没有了多余的库存。为了扩充国库,美国甚至拨款,从日本紧急购买1000枚拦截弹。西方更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抽不出精力再军援乌克兰。
【乌克兰防空系统被大材小用】
在弹药匮乏的大背景下,以泽连斯基为首的乌克兰高层,为了政治目的,还在战场上造过度消耗武器。综合目前已知的报道,西方盟友为乌克兰提供的防空系统中,其中“爱国者”防空系统只有3个连,而“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A)也只有10余套,这些原本用来在关键区域防御的系统,却沦为“泽连斯基们”在前线“刷战绩”的工具。
乌军披露的信息表明,这些系统部署在前线,试图埋伏俄罗斯空天军的战机。这样大材小用的安排,直接导致乌克兰的很多地区都“门户大开”,缺乏有效的防空设施,面对俄军的袭击,只能通过高射炮等武器拦截,而前线部署的防空系统,不仅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还增加了自身风险,真是打不出让乌高层满意的战绩。在这种情况下,乌方只能通过虚报战绩,来麻痹自己。
乌克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西方国家证明,防空系统在乌军手中能发挥巨大作用。然而,西方国家不再像从前那样,因为乌克兰的一点战绩而产生共情,反而认为乌军在浪费有限的资源,这完全是“暴殄天物”,应该把防空系统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显然,乌克兰政府还没有意识到西方这种微妙的变化,依旧沉醉于以往索要军援的做法中。西方对乌克兰的漠视,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不久的将来,乌军手中的防空系统将彻底变成“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