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1月12日,统计局发布2023年12月物价数据,其中CPI同比-0.3%,预期-0.3%,环比上涨0.1%;PPI同比-2.7%,预期-2.6%,环比下跌-0.3%。
CPI:部分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环比有所回升
有效需求不足,加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物价偏弱形势仍在延续。12月CPI同比-0.3%,已经连续3个月负增长;环比0.1%,也弱于过去十年0.2%的历史均值。在供需失衡的经济格局下,物价走弱压力较大。就CPI而言,一方面消费需求偏弱,体现为核心CPI维持低位,2023年核心CPI同比增速平均为0.7%,甚至低于2022年的0.9%。另一方面,猪周期和国际油价下行,使得价格环境更加恶化。但从结构来看,部分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在12月环比上出现了边际回升。
具体来看,食品方面,受寒潮影响,加上春节前消费需求提振,食品CPI环比由降转升,结束两连降,但猪肉价格仍在下行。12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9%,上个月为下降0.9%。回顾全年,受猪肉价格影响,食品CPI只有1月、8月、9月、12月四次环比为正,其余月份均为负。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加之节前消费需求增加,鲜菜、鲜果及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9%、1.7%和0.9%,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仍然偏弱,环比下降1%,降幅较前两个月有所收窄。这一轮猪周期去产能速度整体偏慢,供给过剩对猪价的制约较大。
非食品价格方面,油价下行持续对CPI构成拖累。12月国际油价曾短暂反弹,但整体仍在下行,布油均价从上月83美元/桶下行至12月的77美元/桶。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是拉低CPI环比涨幅的主要因素。
耐用消费品价格出现明显分化,家用器具、通信工具价格反弹回升,交通价格降幅扩大。从出厂价格来看,2023年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不断扩大,12月同比为-2.2%,是2019年底以来的最低值。分产品来看,交通工具降幅最大,12月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7%。家用器具和通信工具价格都出现了边际改善,前者环比上涨0.6%,后者大幅上涨3.1%。其他消费品中,衣着价格2023年整体强于季节性,12月环比增速0.1%,也强于历史均值0.03%。
服务价格方面,环比强于季节性可能主要来自基数原因。12月CPI服务业价格同比增长1%,与上月持平,8月以来服务业价格同比的下跌趋势尚未终结。但环比方面出现积极信号,环比增长0.1%,好于历史均值0.04%。但是,服务价格环比变化可能更多是基数影响,综合11-12两个月来看,服务业价格仍然弱于季节性。
PPI:增量资金落地,带动建材价格回升
12月PPI同比-2.7%,较上月小幅收窄;环比-0.3%,环比增速与上月持平,终结了自9月以来环比三连降的趋势。
环比拖累主要在油价。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6%、3.0%,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年底建筑业景气回升,带动水泥与钢铁等建材价格环比上涨。12月黑色金属冶压行业(钢铁)价格环比上涨0.8%,连续上个月上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环比上涨0.1%,其中水泥制造价格上涨2.2%。年底建筑业景气回升,是这两个建材行业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前公布的12月建筑业PMI为56.9%,持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环比提高1.9个点。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春节假期前加快施工进度;另一方面,10月增发国债陆续落地,以及12月净增发3500亿PSL都为建筑业带来了增量资金。
此外,12月购进价格同比降幅比出厂价格更大,工业企业利润环境仍然较为宽松。尽管代表出厂价格的PPI同比下行2.7%,但企业购进价格降幅更大,PPIRM在12月同比-3.8%,两个价格增速差意味着工业企业的利润环境仍然相对宽松。
物价形势展望:CPI与PPI何时回正?
CPI同比增速预计在2月转正,但3月后仍有二次走弱的风险。由于CPI环比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并且2023年CPI持续弱于历史均值(图表2),我们按照“历史环比均值减0.1%”的假设,来推算未来一年CPI走势,如图表24。预计1月CPI同比仍弱,2月将开始转正并达到0.8%的阶段性高点,3月开始CPI仍然有二次走弱的风险。
按照环比平均增速为0、0.05%、0.1%三种假设来看,PPI大概率将在二季度转正,但如果全年环比均值小于或等于0,那么直到2024年底PPI都将有一定压力。
风险提示:(1)需求不足导致价格再次走弱;(2)猪周期拖累CPI;(3)如果油价下行持续,可能导致2024年PPI无法回正
正文目录
1 CPI:部分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环比有所回升
2 PPI:增量资金落地,带动建材价格回升
3 物价形势展望:CPI与PPI何时回正?
4 风险提示:
正文如下
1月12日,统计局发布2023年12月物价数据,其中CPI同比-0.3%,预期-0.3%,环比上涨0.1%;PPI同比-2.7%,预期-2.6%,环比下跌-0.3%。
1 CPI:部分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环比有所回升
有效需求不足,加上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物价偏弱形势仍在延续。12月CPI同比-0.3%,已经连续3个月负增长;环比0.1%,也弱于过去十年0.2%的历史均值。在供需失衡的经济格局下,物价走弱压力较大。就CPI而言,一方面消费需求偏弱,体现为核心CPI维持低位,2023年核心CPI同比增速平均为0.7%,甚至低于2022年的0.9%。另一方面,猪周期和国际油价下行,使得价格环境更加恶化。
但从结构来看,部分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在环比上出现了边际回升。
食品方面,受寒潮影响,加上春节前消费需求提振,食品CPI环比由降转升,结束两连降,但猪肉价格仍在下行。12月食品CPI环比上涨0.9%,上个月为下降0.9%。回顾全年,受猪肉价格影响,食品CPI只有1月、8月、9月、12月四次环比为正,其余月份均为负。雨雪寒潮天气影响鲜活农产品生产储运,加之节前消费需求增加,鲜菜、鲜果及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6.9%、1.7%和0.9%,合计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仍然偏弱,环比下降1%,降幅较前两个月有所收窄。这一轮猪周期去产能速度整体偏慢,供给过剩对猪价的制约较大。
非食品价格方面,油价下行持续对CPI构成拖累。12月国际油价曾短暂反弹,但整体仍在下行,布油均价从上月83美元/桶下行至12月的77美元/桶。受国际油价持续下行影响,国内汽油价格下降4.7%,降幅比上月扩大1.9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17个百分点,是拉低CPI环比涨幅的主要因素。
耐用消费品价格出现明显分化,家用器具、通信工具价格反弹回升,交通价格降幅扩大。从出厂价格来看,2023年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不断扩大,12月同比为-2.2%,是2019年底以来的最低值。分产品来看,交通工具降幅最大,12月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0.7%。家用器具和通信工具价格都出现了边际改善,前者环比上涨0.6%,后者大幅上涨3.1%。其他消费品中,衣着价格2023年整体强于季节性,12月环比增速0.1%,也强于历史均值0.03%。
服务价格方面,环比强于季节性可能主要来自基数原因。12月CPI服务业价格同比增长1%,与上月持平,8月以来服务业价格同比的下跌趋势尚未终结。但环比方面出现积极信号,环比增长0.1%,好于历史均值0.04%。但是,服务价格环比变化可能更多是基数影响,综合11-12两个月来看,服务业价格仍然弱于季节性。
从主要分项来看,房租价格近两个月持续强于季节性,11月环比-0.1%、12月环比0%,而2019-2022年,11月环比平均-0.2%、12月-0.1%。旅游价格受基数提振,在11月环比大幅下降5.9%后,12月虽仍然是旅游淡季,但价格环比提高0.1%。
得益于服务价格和和部分消费品价格的反弹,12月核心CPI环比增长0.1%,强于季节性均值0.04%,这也是2023年继1月、7月之后,第三次核心CPI环比升至历史均值以上。
2PPI:增量资金落地,带动建材价格回升
12月PPI同比-2.7%,较上月小幅收窄;环比-0.3%,环比增速与上月持平,终结了自9月以来环比三连降的趋势。
环比拖累主要在油价。国际油价继续下行,带动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分别下降6.6%、3.0%,合计影响PPI环比下降约0.18个百分点。
年底建筑业景气回升,带动水泥与钢铁等建材价格环比上涨。12月黑色金属冶压行业(钢铁)价格环比上涨0.8%,连续上个月上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环比上涨0.1%,其中水泥制造价格上涨2.2%。年底建筑业景气回升,是这两个建材行业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前公布的12月建筑业PMI为56.9%,持续处于较高景气区间,环比提高1.9个点。一方面,部分企业在春节假期前加快施工进度;另一方面,10月增发国债陆续落地,以及12月净增发3500亿PSL都为建筑业带来了增量资金。
此外,12月购进价格同比降幅比出厂价格更大,工业企业利润环境仍然较为宽松。尽管代表出厂价格的PPI同比下行2.7%,但企业购进价格降幅更大,PPIRM在12月同比-3.8%,两个价格增速差意味着工业企业的利润环境仍然相对宽松。
3物价形势展望:CPI与PPI何时回正?
CPI同比增速预计在2月转正,但3月后仍有二次走弱的风险。由于CPI环比具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并且2023年CPI持续弱于历史均值(图表2),我们按照“历史环比均值减0.1%”的假设,来推算未来一年CPI走势,如图表24。预计1月CPI同比仍弱,2月将开始转正并达到0.8%的阶段性高点,3月开始CPI仍然有二次走弱的风险。
按照环比平均增速为0、0.05%、0.1%三种假设来看,PPI大概率将在二季度转正,但如果全年环比均值小于或等于0,那么直到2024年底PPI都将有一定压力。
4 风险提示
(1)需求不足导致价格再次走弱
(2)猪周期拖累CPI
(3)如果油价下行持续,可能导致2024年PPI无法回正
以上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查看《物价偏弱,但开始出现结构亮点一12 月物价数据点评》。
来源:券商研报精选
上一篇:警惕校园中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下一篇:突发:两名美国海军士兵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