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乒乓外交,中美大学生上海切磋球技
创始人
2024-01-11 02:55:44
0

原标题:重温乒乓外交,中美大学生上海切磋球技

今年是中美建交45周年,由上海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复旦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主办的“重温乒乓外交再续青年友谊”活动1月9日在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举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代表团一行18人来沪参加本次活动,两国大学生一起参观了中国乒乓球博物馆内的乒乓外交展览,通过照片和藏品,重温五十多年前那载入史册的历史画面,随后中美各12名大学生通过抽签方式两两配对进行了友谊赛。

此次访华前,弗吉尼亚大学共收到40名学生申请,由于名额有限,最终只有12名学生来到中国。“美国学生对中国非常感兴趣,但他们得到的信息并不总是准确的,所以他们想来中国亲自体验。”弗吉尼亚大学全球事务副教务长斯蒂芬·马尔说。于是,追随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脚步,弗吉尼亚大学师生先抵达香港,再去往北京,最后一站来到上海。

看着两国青年在乒乓球台上你来我往,坐在台下观赛的中美乒乓外交亲历者也感慨万千。

时隔53年,国际乒联终身荣誉主席徐寅生依然记得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期间美国运动员科恩上错车那一幕,“庄则栋主动上前打招呼,还把一块印有黄山图案的织锦当纪念品送给他”。中美运动员间的友善互动,通过媒体传向了全球。不久后,徐寅生听到中方邀请美国队访华消息,“真是很震惊。事后了解到,我们运动员间友好接触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成为中美关系的破冰者。亲历者姚振绪回忆那一年与科恩在上海比赛时的细节时说:“我打乒乓赢了他后,他握着我的手说,‘很高兴今天你和我进行一场很认真的比赛’。中国运动员打赢了对手,也尊重了对手,这点很重要。”

1972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美国的亲历者布鲁斯·雷诺兹则回忆说:“当时我跟着我的导师一起去机场迎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跟运动员们一一握手,我记得我的心情很兴奋。看到周围中美年轻人的互动,那种感觉十分亲切和熟悉。”

友谊赛结束,不少美国学生还意犹未尽,他们与赛场里的“庞伯特”发球机器人开启“高科技”乒乓训练模式。中国搭档们纷纷站在其身后,手把手带着他们与“庞伯特”展开对决。

当天,前国家队乒乓球运动员、奥运冠军张怡宁也来到活动现场,与中美两国大学生代表进行“一对一”练球互动。张怡宁说:“希望未来可以多参加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体育是一个平台,可以促进两国文化交流。通过体育构建桥梁,两国运动员可以在搭档比赛中,学到彼此的文化,互相切磋技术,深化友谊。

本文综合自中国新闻网、上观新闻

进入视频号

解锁乒乓世界更多精彩——

点击直达——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行进中国丨山沟沟变金沟沟   天山南麓,记者一行驾车沿独库公路前行,驶入群山环抱之中,雅丹地貌尽收眼底,让人震撼不已。行至独库...
真抓实干 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丨...   天津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动...
新华全媒+|我国自主研制的60...   8月23日清晨,在南海飘着小雨的蓝色晨曦中,我国自主研制的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
文博日历丨“节约”“比较”都源...   如果评选“古代国家工程师”  秦代匠人一定榜上有名  他们用7000多个零件、14公斤金银配饰 ...
破110亿!   截至今天(8月24日)19时30分  2025年电影暑期档票房已达110.02亿元  其中,《南...
全球媒体聚焦|从模仿到引领 新...   近日刊发在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的一篇报道关注了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报道首先以一组数据分析称,2...
文化中国行·处暑 | 炎夏收梢...   00:32  文化中国行·处暑 | 炎夏收梢凉风起,秋实累累压枝低  暑气收梢,秋意初绽,  这...
总台记者观察丨中非携手共绘发展...   当地时间8月22日,首届中非人权研讨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来自中国和非洲44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