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释硬科技丨我国科学家破解嫦娥六号月壤黏性之谜
创始人
2025-11-25 15:51:49
0

  还记得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神秘月壤”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种比撒哈拉沙漠干燥上万倍的土壤,竟有点黏糊糊的,还能结块,质地更像地球上的黏土,而且让它产生黏性的原因还不是水。最近,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家们成功揭开了这一谜团。全释硬科技,我们来一探究竟。

  科学家在微观世界中发现月球背面月壤有着独特的“体质”:它的颗粒更细腻。如果把月球正面的月壤比作“沙子”,那背面的月壤则更接近“面粉”。在干燥的情况下,抓一把沙子,它会轻易从指缝流散;而面粉更容易在手中结成小块。

  不仅如此,背面月壤的颗粒形态也更复杂,它们棱角分明、表面粗糙,显著增大了颗粒间的摩擦效应。同时,这种“又细又糙”的特征,使得静电力等作用凸显,造成土体表现出明显的黏性特征。和我们通常认为的水可以让土有黏性不同,在月球上,是静电力等多种作用,让月球月壤有了黏性。

  然而,谜题的关键不止于此,为什么月球正面的月壤没有背面那样黏稠呢?答案,深藏在月球“两张脸”——也就是月球正面和背面截然不同的命运之中。由于潮汐锁定,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正脸”,它主要由辽阔的玄武岩平原构成,称为“月海”;而永远隐藏的背面,则是一片布满高山和陨石坑秘境。这片秘境可能承受了更为严酷的太空锤炼。

  首先,是撞击的“锻造”:月球背面可能承受了更频繁、更剧烈的陨石轰击,构成月球背面山川的斜长岩矿物与正面的玄武岩不同,它们像是威化饼干,受撞击时极易产生许多棱角分明的细小颗粒。

  其次,月球正面能“蹭到”地球磁场的部分庇护,而背面则完全暴露在带电粒子、陨石和微陨石的宇宙环境中,持续不断地“轰击”使月壤颗粒充分破碎,熔融,溅射、混合,最终锻造出月球背面的细腻且黏稠的月壤。

  这项研究不仅揭开了月壤的“黏性之谜”,更对未来月球背面的探测、着陆乃至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张煜 董良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财务计算实战:投资决策的关键指... 导读本文通过三个典型案例,深入解析投资决策中的核心财务计算方法,包括终值与现值计算、年金应用以及投资...
税务部门持续加大力度查处加油站...   新华社北京11月25日电(记者 刘开雄)记者25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税务部门与公安、商务、市场...
农资企业发票重开攻略:一年期普... 导读农资企业收到错误普票超过一年,仍可通过规范流程申请重开专用发票。本文详解政策依据、操作步骤和风险...
​个人股权转让的个税扣缴义务人 个人股权转让的个税扣缴义务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
委内瑞拉要求各国际航空公司48...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24日表示,委内瑞拉国家民航局告知各国际航空公司,必须在48小时内恢复飞往该国的...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谈...   作者: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党的二十届四中...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续将作为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的返回飞船。...
日本冲绳居民担忧当地再度成为冲...   80年前,二战太平洋战争末期,美军在冲绳岛对日军作战。战役以日军失败告终,也造成岛上居民约10万...
【光明网评】青春华章丨踏浪新质...   作者:李群  11月21日,“青春华章·踏浪新质潮”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网络主题宣传和...
全释硬科技丨我国科学家破解嫦娥...   还记得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带回的“神秘月壤”吗?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这种比撒哈拉沙漠干燥上万倍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