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装置“拉索”揭示宇宙线起源关键机制
创始人
2025-11-16 14:49:19
0

  今天(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最新科研成果。科研人员发现,在银河系中有五个由黑洞与被其吸积的恒星构成的微类星体可以将宇宙中的粒子加速到极高能量,这一发现破解了困扰科学界近70年的一个未解之谜——宇宙线质子能谱上形似人的膝盖的拐折结构从哪里来。这项成果不仅揭示了宇宙线起源的关键机制,也为理解黑洞系统的极端物理过程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科研成果16日在学术期刊《国家科学评论(英文)》及《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航拍图

  △宇宙线全粒子能谱上能量拐折“膝”结构示意图

  在广阔的宇宙中,无数以近光速飞行的微观粒子穿梭不息,我们称之为宇宙线。宇宙线自从被发现以来,通过空间和地面的实验探测,科学家们绘制出了宇宙线全粒子能谱。在能谱上有一个独特的拐折结构,因其形似人的膝盖,所以被称为“膝”结构。这一现象其实已经被发现近70年,但是其物理成因一直是未解之谜。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航拍图

  直到近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曹臻院士科研团队依托大科学装置“拉索”的超高灵敏度,发现银河系内存在五个具有强大粒子加速能力的微类星体。这些微类星体是由黑洞和正在被黑洞吸积的恒星组成。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航拍图

  黑洞利用其强大的吸积作用,不断吞噬着它旁边的恒星,与此同时黑洞中还不断释放出高能量的粒子喷流,其每秒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四百万亿颗地球上最大威力氢弹的能量。这就成为高能量宇宙线粒子的“产生器”。同时,拉索还发现了宇宙线质子能谱在“膝”附近一个超出预期的“高能组分”。两项成果相互印证,为科学界此前监测到的宇宙线全粒子能谱上能量拐折“膝”结构的来源与成因提供了最佳诠释,也使得黑洞成为这些高能量宇宙线源的最佳候选者。

  △宇宙线质子能谱上多组分与“膝”结构的示意图

  这项研究为理解黑洞在宇宙线起源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观测证据,对人们认识黑洞系统的极端物理过程和宇宙线起源具有重要作用,将推动我国天体粒子物理研究的发展。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韩国政府宣布:中国排日本前面   韩国总统府16日宣布,韩国政府将东北亚三国称谓顺序统一为“韩中日”,即韩国、中国、日本。  总统...
视频丨转身亦是出发!黄雅琼告别...   本届全运会的羽毛球赛场,将是郑思维与黄雅琼组成的“雅思组合”、奥运冠军陈清晨等许多功勋老将的告别...
专访丨绿色转型应以人为本中国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正在巴西贝伦举行,巴西劳工部长路易斯·...
大科学装置“拉索”揭示宇宙线起...   今天(11月16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发布大科学装置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
高市早苗被喊“下台”   当地时间15日,上百名日本民众自发在位于东京的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行。 ...
教育部:中国公民谨慎赴日留学   今日,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近段时间以来,日本社会治安不靖,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治安形...
迎峰度冬能源保供“资源池”扩充...   央视网消息:随着2025年迎峰度冬时段到来,能源供需总体形势如何?天然气、煤炭等重要保供资源是否...
校馆弦歌丨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   天津大学是我国第一所现代大学,今天的“校馆弦歌”系列节目,我们要走进的就是天津大学校史博物馆,透...
追光|42.195公里,连接了...   全运会历史上首个跨境马拉松  15日鸣枪开跑  这条42.195公里的线路  跨越深圳与香港 连...
光阴的故事丨行走的天平 “森林...   广州市从化区人民法院吕田法庭,距离广州市区约120公里,是广州最北、最远的山区法庭。这个法庭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