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上帕镇江西易地搬迁安置点社区,有一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她们由上帕边境派出所的警嫂和泽福、润福、碧福社区的村嫂组成,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玛腊”(傈僳语嫂子的意识)。她们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以日复一日的走访、一声声暖心的问候、一次次温馨的活动,为社区的独居、空巢、困难老人们编织了一张密实的“关爱网”,用实际行动托起了幸福温暖的“夕阳红”。
日常走访,她们是贴心的“小棉袄”
“娜奶奶,降血压药按时吃了吗?家里孩子有没有回来过?”警嫂张婷婷和村嫂迪友花轻车熟路地走进娜奶奶家,一边给老人送上牛奶和香油,一边熟络的唠起家常。这样的日常走访,是双嫂服务队的固定工作。她们将社区里的高龄、独居、残疾老人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谁家水电出了问题,她们帮忙联系维修,谁家需要采购重物,她们顺手就捎上楼;谁有个病痛不便,她们第一时间上门探望。村嫂春福娜说:“社区里的老人们来自全县六乡一镇,他们就像自家父母,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心里才踏实。”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琐碎小事,却如同春风化雨,润泽着老人们的心田。
节日问候,她们是社区的亲闺女
每逢传统佳节,当万家灯火、团圆相聚之时,“双嫂”服务队的关怀更是如约而至。中秋佳节,她们带着月饼和水果,与老人们共话家常,共赏月圆;重阳敬老日来临之际,她们组织集体生日会,为老人们戴上寿星帽,齐唱生日歌;寒冬腊月,她们送去厚厚的棉被和围巾,叮嘱老人注意保暖,严寒酷暑,她们互送迷路的老人安全回家,老人激动的握紧她们,一声声闺女,你们辛苦了,让警嫂村嫂们充满了力量。警嫂孙叶芳动情地表示“我是警察也是警嫂,能为社区居民尽一份绵薄之力,让老人们感受到儿女般的温情,我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
定期活动,她们是快乐的组织者
除了日常关怀,如何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双嫂”们思考的重点。后来,在社区管委会和社工站的牵头下,她们定期在社区活动室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简单的健身操教学,带领大家活动筋骨;有趣的手工课,一起做剪纸、编织中国结,欢声笑语不断。还有很多与社区共建单位组织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为老人们搭建了社交平台,驱散了孤独感,更让他们找回了生活的乐趣和价值,社区活动室成为了老人们的快乐源泉。
从柴米油盐的日常帮扶,到传统节日的暖心陪伴,再到精神世界的丰盈充实,“三福”社区的双嫂们,用朴实的行动诠释了“远亲不如近邻”的真谛,她们是社区里最美丽的风景线,用柔肩担起真情,用爱心凝聚力量,稳稳地托起了社区幸福安详的“夕阳红”。
来源:上帕边境派出所
通讯员:杨彦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