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色号驱逐舰是英国皇家海军于1930年左右建造的B级驱逐舰,最初隶属于地中海舰队,并于1936年转入本土舰队。B级驱逐舰与A级驱逐舰共同组成了20世纪20年代末为英国皇家海军制造的一批驱逐舰,总数达到18艘,其中两艘专门为加拿大皇家海军建造。B级驱逐舰是英国皇家海军第一批装备声呐和深水炸弹的驱逐舰,主要用于反潜作战。
“无耻号”驱逐舰的标准排水量为1380吨,满载排水量为1820吨。舰长98.5米,舰宽9.8米,吃水深度为3.7米。其动力系统由帕森斯齿轮传动蒸汽涡轮机提供,驱动两根轴,总功率为34000马力,最高时速可达35节。蒸汽涡轮机的蒸汽由三台海军三鼓锅炉提供,最大航程为8900公里,航速保持在15节时。舰上最多可携带400吨燃油,编制为134名军官和水兵,战时可增至142人。
“无耻号”装备了四门单装45倍径QF 4.7英寸Mk Ⅸ舰炮,同时为了防空,还在烟囱之间的平台上安装了两门40毫米QF 2磅Mk Ⅱ防空炮。舰上还配备了两座水上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可发射533毫米鱼雷。此外,舰上安装了深水炸弹导轨和两台投掷器,初期携带20枚深水炸弹,随着战争的推进,数量增加至35枚。
“无耻号”驱逐舰于1929年3月22日订购,并于1929年7月22日安放龙骨,1930年7月25日下水,1931年4月8日完工,总成本为220342英镑,不包括海军部提供的枪支、弹药和通讯设备等。服役后,“无耻号”被分配到地中海舰队的第4驱逐舰区。
1933年8月至10月,“无耻号”进行了改装,并在德文波特接受了更新,几个月后又在马耳他进行了第二次改装。1936年,“无耻号”被调往本土舰队。1939年6月1日,它参与了搜救在海试中沉没的“忒提斯号”潜艇船员的行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无耻号”被重新分配到第19驱逐舰舰队,并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执行护航任务,巡逻英吉利海峡和北海。10月13日,“无耻号”成功从触雷沉没的德国潜艇U-40上救起了三名幸存者。在驱逐舰“勇敢号”被U-23击沉后,“无耻号”与“遭遇号”一同承担了护航任务。同一天,它还从挪威商船“桑斯塔德号”上救起了部分幸存者。
1940年4月7日,“无耻号”护送英国皇家本土舰队的主力舰进入北海,并继续执行类似任务。4月13日,“无耻号”被派遣护送一支部队运输队前往纳姆索斯。两天后,它与“无畏号”驱逐舰在挪威哈尔斯塔附近击沉了U-49潜艇,并成功救起了潜艇上的41名船员。接下来几周,“无耻号”继续护送几支运输队往返挪威。
5月30日,“无耻号”在前往哈里奇途中撞上水下残骸,造成严重损伤,需五周时间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它被调往驻扎在多佛的第一驱逐舰舰队,为沿海护航。
在不列颠之战的初期阶段,7月20日,“无耻号”在护航CW7的任务中遭遇德国俯冲轰炸机“Ju 87斯图卡”的袭击。几次近距爆炸震动使其龙骨断裂,机舱被击中。最终,“无耻号”在当天晚上20:40于北纬51°01′05″、东经01°17′15″处沉没。
尽管遭遇了猛烈的空袭,“无耻号”在沉没前仍展现了英勇的防空作战,其炮手成功击落了三架敌机。不过,德军的记录仅确认了两架飞机被击落,且均是被英国战斗机击落,而非“无耻号”驱逐舰。
这艘曾为保护海上运输线、参与重要战役的驱逐舰,最终在不列颠之战的空袭中英勇牺牲,为战争中的同伴和祖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