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CP”四年,横琴澳门“+”出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9-17 16:13:47
0

  “革新谋发展,奋进开新局。”这是澳门特区政府2025财政年度施政报告的主题。

  一句话,两个“新”字,让人看到新一届澳门特区政府求变、求突破的魄力。而在这个新局的部署中,“澳琴一体化”“合作区建设”占据了极大比重。

  AI创意视频|新桃花源记·横琴

  2021年9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正式成立。四年来,澳门与横琴加速一体化进程,延伸至体制机制、产业经济、民生发展各个触角,融合大势、势不可挡。

  “澳门+横琴”,正在成为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实现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奋进的澳门、新兴的横琴,两者的加法公式,会否释出更大的乘数效应?借助“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不同体制的化学反应,琴澳一体可否破茧乘风,打开更广阔的天地?

  坚守初心

  澳门与横琴,为什么一定要一体化?答案早已写在横琴开发建设的初心之中。

  2009年1月1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视察访问澳门期间宣布:中央政府决定开发横琴岛。历史的大幕从此掀开。

  横琴开发建设以来,习近平总书记5次来到横琴。横琴的每一步发展,都倾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他说:“这一路走来啊,我是参与者、决策者、见证者。”

  16年来,横琴始终坚守的初心,就是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曾经,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震荡,一向以旅游博彩业为龙头和支柱的澳门经济,结构问题更加凸显,并出现了一些暂时困难。与此同时,高度开发的澳门,面临空间不足的难题。

  而横琴,紧邻澳门,最近处仅有187米,具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是拓展澳门发展腹地的最佳选择,成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平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天沐琴台。南方+记者 关铭荣 摄

  经过十六年的发展,横琴历经了新区、自贸试验片区、粤澳深度合作区三个阶段,从前10年物理层面的改天换地,进入当前与澳门行政管理上的深入对接。

  琴澳一体化,逐渐有了质的变化。

  从澳门特区政府施政报告看,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是澳门当前的首要任务和必答题。建设好合作区,是澳门的重大任务。

  “必须清醒认识到,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的问题仍是本届政府面对的首要问题。”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坦言,多元产业发展与社会预期还有一定落差,横琴在助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上依然存在差距。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在新一轮的部署中,澳门明确了方向,要加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奋力打开澳门发展新天地。

  深度融合

  “澳门+横琴”如何相加?两者如何更加深入一体化?

  合作区成立后,一个十分显著的变化是,澳门直接参与到合作区的建设中,并不断加大对合作区的投入力度,更大程度地发挥澳门的主导作用。

  2021年,合作区成立之初,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开始运行。澳门特区政府委派一批公务员到合作区任职,开启了两地政府融合办公的新模式。直到去年,这种新的体制已基本运作顺畅。

  今年以来,澳门的参与和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可谓前所未有。

  开年伊始,合作区执委会新主官亮相。澳门特区政府行政法务司、经济财政司司长,分别担任合作区执委会主任、副主任。这意味着,在合作区执委会的领导架构中,同时拥有了两位来自澳门特区的司长。这是此前所不具备的,其规格与力度可见一斑。

  不久后,新一届澳门特区政府设立了促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领导小组,由行政长官岑浩辉任组长。这个澳门小组与广东省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大对合作区建设的统筹力度。

  8月,小组第二次会议举行,专门研究增加澳门特区政府对合作区的人力投入、加强澳门与横琴联动,以及推动两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等事宜。

  9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推出琴澳跨境学生专车服务。南方+记者 关铭荣 摄

  新的机构建设、更大的统筹力度,无不彰显着澳门的态度与行动。

  而澳门、横琴两地,存在制度与法律体系的差异。一体化最大的挑战,是规则衔接的问题。

  目前,合作区内的“共管”主要使用内地的法律法规,要突破现行的法律法规将涉及许多中央事权。现行的解决方法是,基于“小切口”,向上争取授权,碰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在业内专家看来,要实现真正的琴澳一体化,可以从法律层面的顶层设计入手。通过设立一部全国性的法律,如“合作区法”,把相关问题一揽子解决,真正实现规则制度的深度衔接。

  开创新局

  琴澳一体化,如何提升到更高水平?琴澳携手,如何开创合作区建设新局面?

  几个要素是关键: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机制“软联通”、琴澳居民“心联通”。要加快建成琴澳经济高度协同、规则深度衔接的制度体系。

  过去四年,合作区交出了一份建设成绩单:实施全国首创的“分线管理”政策,形成衔接两地的规则指引,上马琴澳特色的产业项目,延伸澳门风味的社会服务,打造融入湾区的“第一站”。

  数据显示,目前,在横琴居住生活就业的澳门居民已超2.8万人,澳资企业超7300户。“四新”产业增加值占合作区GDP比重达66.8%,逐步成为合作区经济的“压舱石”。

  今年,合作区正式迈入第二阶段建设,进入新的开局起步之年。

  迎接新的开始,秉持共同目标,琴澳一体化更多地落在实际的项目推进中。

  不久前,合作区出台了产业发展规划(2025—2029年),提出要用五年时间打造“四个岛”,包括国际健康岛、活力岛、数字岛、财富岛,希望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而澳门也表示,要“以澳琴一体化为目标,加力推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还专项谋划几大重大工程,如建设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澳门国际综合旅游文化区、澳门珠江口西岸国际航空运输枢纽(港)、澳门科技研发产业园等,无一不与合作区建设紧密相关。

  3月23日7点整,2024横琴马拉松鸣枪开跑。南方+记者 钱文攀 摄

  横琴与澳门,两个不同的区域,隔着河流与关口,如何才算得上一体化?

  在澳门科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成昆看来,“一体化”并非成为“一个城市”,而是展示区域深化合作、协同发展。这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制度、产业、人才、基础设施、文化等各个关键领域和环节进行创新。

  “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正如一位澳商所期待的,琴澳一体化的合作区,应该成为地理意义上的“新桃花源”,制度创新中的“共同市场”,文化交融中的“精神湾区”。

  采写:南方+记者 梁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欧亚记者团探访西咸新区无人机试...   9月16日,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的12位外媒记者...
全球媒体聚焦 | 中国取代德国...   路透社16日刊发文章称,联合国下属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2025年度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引发广泛...
财经观察:中国东盟携手共创“数...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 17日-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
国庆中秋“请3休12”,这些目...   超长假期即将来临,你准备好出游了吗?  被消费者称为“拼假友好型”的中秋节、国庆节超长假期临近,...
太恶心!上海知名景区门口有人卖...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上海野生动物园门口,买到街边摊贩售卖的不明饮料,网友称“封口直接能拧开”,疑似...
新加坡学者马凯硕:全球治理倡议...   中国日报网9月17日电 近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议厅举行的“新时代大讲堂”活动中,新加坡学者、...
我国最大页岩气生产基地累计产气...   新华社成都9月17日电(记者萧永航、王悦阳)记者17日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获悉,我国最大页岩气生...
“组CP”四年,横琴澳门“+”...   “革新谋发展,奋进开新局。”这是澳门特区政府2025财政年度施政报告的主题。  一句话,两个“新...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怎么选方法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怎么选方法长期股权投资在会计处理中通常会根据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
“复方乌发液”畅销香港大药房?...   近期,一些以“小黑瓶”“乌黑片”为代表的产品,凭借剪辑的剧本视频与话术,宣称“古方秘制”“特添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