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 “中国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党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创始人
2025-08-28 11:27:44
0

  《西行漫记——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图片展

  “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将来都忠于马列主义,并将继续进行斗争反对一切机会主义倾向。它之所以不可战胜,所以一定取得最后胜利,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种决心。”

  ——埃德加·斯诺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逐步站稳脚跟、扩大根据地,高举起团结抗战的旗帜。美国人埃德加·斯诺怀揣着对中国革命和抗战的诸多疑问,决心前往荒凉的西北高坡探寻红色中国的真相。1936年6月,埃德加·斯诺到达陕甘宁苏区,成为第一个访问红色中国的西方新闻记者。他将自己在陕甘宁苏区的见闻写成《红星照耀中国》(中译名《西行漫记》),1937年10月后相继在英美出版发行,打破了国民党对苏区的新闻封锁,中共在抗战中的巨大潜能和作用开始引起西方世界的广泛关注。

“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

  1928年,埃德加·斯诺来到他整个环球旅行计划中的一站——中国上海,立刻被古老的“东方魅力”深深吸引,由此在中国一待就是14年。1931年开始,通过与宋庆龄、鲁迅等人的交往,斯诺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与命运产生了深切的关注。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北平学生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在燕京大学任教的斯诺与北平学生素有来往,他同情中国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不仅走上街头加入游行队伍,还利用自己外国记者的特殊身份,将游行的真实情况撰文报道给美国纽约的《太阳报》,为爱国学生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

  1931年埃德加·斯诺与宋庆龄在上海孙中山故居

  1936年春,中共中央通过上海特派员冯雪峰联络到宋庆龄,希望她能够推荐一位公道的记者前往陕北实地考察苏区情况。在宋庆龄的帮助下,6月初的一个午夜,斯诺孤身踏上了由北平开往西安的火车。他决心“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一下险”,带着无数疑惑,出发了。在西安的西京宾馆,斯诺见到了前来接头的一位自称姓王的牧师(即“红色牧师”董健吾),在王牧师的安排下,斯诺穿越封锁线,进入了被当时的世界认为极其危险的“红色领土”。

“中国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

  7月9日,斯诺在陕北安塞白家坪见到了时任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周恩来。斯诺说:“周恩来给我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周恩来亲自帮斯诺制定了一个为期92天的采访计划。很快,斯诺在保安(今志丹县)见到了毛泽东。斯诺观察到,毛泽东的生活和普通红军战士没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军领袖,千百次的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包括两套布制服”,仅有的一顶蚊帐算得上是最主要的“奢侈品”。在数次彻夜长谈中,毛泽东向斯诺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出生和成长经历。斯诺将访谈的内容写成《毛泽东访问记》,1936年11月14日开始在上海《密勒氏评论报》连载,这是有关毛泽东身世与言论文章的首次公开发表。该文所配斯诺拍摄的毛泽东头戴红星八角帽的经典照片,1937年1月被美国《生活》周刊转载,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形象第一次亮相世界。

  1937年1月25日,美国《生活》周刊刊登毛泽东照片,照片右下方写着一行字:“毛,这是他的名字,他的人头价值25万元。”

  通过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以及彭德怀、徐海东等红军将领的接触,斯诺深刻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共产党吹响中国“抗战之声”

  在与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表达了对抗日战争胜利前途的坚定信念。他说,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日本帝国主义屈服的,必将全力以赴应对侵略者的挑战,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中国人民。当斯诺问起“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毛泽东明确地回答道:“三个条件可以保证我们的成功:第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在这三个条件中,主要条件是中国人民自己的团结。”毛泽东还表示,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实现,战争会是很长久的,但到最后,日本还是要被打败。

  在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的引领下,红军战士坚信抗战必胜,为了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一群最自由最幸福的中国人,正献身于他们认为完全正义的事情,并因此充满希望、热情和人类不可战胜的力量。”

  斯诺被红军战士们所展现出的吃苦耐劳、英勇无畏和不怕牺牲的精神震撼。1936年8月,在宁夏预旺堡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驻地,斯诺拍摄到一位全身戎装、吹响冲锋号的红军司号员,在嘹亮的军号声中,斯诺相信,“在中国西北山沟里吹响的是中国抗战的号角,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遂将照片命名为“抗战之声”。

  斯诺在预旺堡拍摄的红军司号员,他身边的旗子上写着“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

  随着《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外影响力的扩大,斯诺在中国的行动也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密切监视和限制,他想再次前往陕北变得异常困难。1939年9月,斯诺以中国工业合作社国际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前往延安,再次见到了毛泽东。在交谈中,毛泽东分析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对国际局势作出了准确性惊人的预判,正确描绘了中国革命的前景和抗日战争的走向。

  1939年8月重庆卫戍总部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报告斯诺在重庆活动情形的密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941年,因报道皖南事变真相,斯诺被迫离开中国,但他关于红色中国报道的影响力,并未因此而减弱。2009年,斯诺当选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100位英雄人物之一,他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被中国人民所铭记。

  (作者系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年中国民...   央视网消息: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
驻日美军基地周边水体检出高浓度...   新华社北京8月28日电 据日本媒体报道,围绕驻日美军基地周边水体检测出高浓度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一...
一个葫芦,怎么就惹了众怒?   这几天  沈阳二环高架的葫芦火了  沈阳市民张先生  驾车路过这里时  发现隔音板上挂着  一个...
这些合影背后,是十余年的生死潜...   中共情报员沈安娜是一位奋战在隐蔽战线上的巾帼英雄,她曾潜伏在国民党内部长达14年之久,用智慧与勇...
胖东来免费开设“马路驿站”,顾...   8月26日,有网友发视频称许昌胖东来天使城店专门在商场外免费设置“马路驿站”,快递公司可以在此提...
孙颖莎,再次刷新世界排名积分纪...   在国际乒联26日公布的最新一期世界排名中,凭借在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欧洲大满贯赛瑞典站...
增长强劲!需求增、规模增……透...   央视网消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月28日公布2025年前7个月物流运行数据。1—7月份,我国物...
“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水利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西行漫记 | “中国共产党人是...   《西行漫记——外国记者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人》档案图片展  “中国共产党过去、现在、将来都忠于马列主...
央行定于9月3日起陆续发行中国...   央视网消息: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5年9月3日起陆续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