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管理年”活动持续开展、“三减三健”理念深入人心……近年来,健康体重成为大众健康共识。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到底哪种程度的肥胖需要医疗干预?
明确肥胖症的定义、诊断标准、分型、分期及相关疾病;规范肥胖症临床诊疗路径,提高医疗机构肥胖症诊疗同质化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10月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为我国肥胖症的规范化诊疗作出指引。
这份指南明确,肥胖症的诊断标准包括基于体质指数、体型特征、体脂比和儿童青少年肥胖症诊断标准四类。其中,在我国成年人群中,BMI达到或超过28kg/㎡(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为肥胖症。
“除了过度追求减重,我们也遇到拒绝必要治疗的患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多学科联合减重门诊副主任医师陆迪菲回忆,一位BMI达46kg/㎡的重度肥胖症患者,已出现靶器官损害并影响寿命,医生建议减重与代谢手术后,患者却非常抵触。
临床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符合减重手术适应证(如BMI≥32.5kg/㎡)的肥胖症患者中,接受手术者不足10%,公众对必要疗法接受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