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高原上的“新农人”
创始人
2025-07-27 17:56:20
0

  在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市曲水县才纳镇,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才纳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以下简称"才纳园区")里,藏族青年阿乃熟练地操作着智能温控系统,他身后的大棚里,草莓、西瓜、葡萄等瓜果作物长势喜人。

  图为产业工人阿乃正在打理园区内的绿植。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从传统农耕到现代农业的跨越

  "我父母种了一辈子青稞,从没想过高原上还能种出这么多新鲜果蔬。"阿乃告诉记者。作为土生土长的曲水人,他见证了这片土地从单一青稞种植到多元化现代农业的转型。如今,他已成为才纳园区的一名产业工人,负责作物种植和科普馆养护工作。

  图为红掌种植区。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才纳园区不仅是阿乃个人成长的舞台,更是拉萨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载体。在这里,像阿乃这样的"新农人"正用科技的力量,让雪域高原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智慧大棚内的气象环境监测设备。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科技赋能,高原农业提质增效

  走进园区的智慧大棚,科技感扑面而来——精准温控系统、节水灌溉设备、无土栽培技术一应俱全。"我们去年引进了50多个西瓜品种,最终筛选出3个最适合高原种植的优质品种,不仅甜度高,还更耐储运。"阿乃介绍。更令人振奋的是,园区培育的新品种葡萄以其卓越品质,成功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园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广有机种植,严格禁止使用农药。"我们现在正在攻克土地连续复种减产、易生病虫的问题。"阿乃说。

  图为才纳园区内立柱式水培 。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产业融合,带动乡村振兴

  才纳园区总规划面积2万亩,核心区2000亩,是集现代农业示范、科技研发、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2024年,园区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接待游客1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67.7万元。

  园区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动了当地就业。据统计,2024年园区解决就业897人,人均增收1.51万元。"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技术、增加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阿乃笑着说。

  从传统农民到产业工人,阿乃的转型是拉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科技赋能下,高原特色农业正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央气象台发布渍涝风险气象预报 中新网7月27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7月27日18时发布渍涝风险气象预报: 受强降雨...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 | 在...   对于一个在中国生活多年的外国人来说,西藏意味着什么?  来自西班牙的潘阿里 (Álvaro Pa...
首批有效期20年第二代居民身份...   央视网消息:目前,首批有效期20年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已经陆续到期,2025年是换领的高峰年,多个...
辉煌60年·我们的家园|高原上...   在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市曲水县才纳镇,一座现代化的农业园区正悄然改变着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数智新时代 电商新价值|多维赋...   央广网长春7月27日消息(记者舒震 见习记者郭明彤)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新电商产业正成为吉林...
说法丨交通标志不合理,违章不能...   某日,重庆市綦江区的秦某驾驶轿车来到一处丁字路口。见没有禁行标志,便按通常的交通规则和驾驶习惯,...
“这场‘双向奔赴’,奔对了!”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建功西部·毕业季,我们去西部】  光明日报记者 张文攀 闫磊  一场大雨,消...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陈济桓:用...   新华社南宁7月27日电 题:陈济桓:用血肉之躯书写不屈民族魂  新华社记者林凡诗  走进广西桂林...
探访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夫妻管护站...   中新网内蒙古大兴安岭7月27日电 题:探访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夫妻管护站:极地坚守 同心护绿  中新...
中国AI赋能全球 助力多领域转...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各国参会嘉宾表示,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正用其独特的赋能能力,助力全球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