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地下生命”,有新发现!
创始人
2025-07-21 18:37:43
0

  研究显示:地震可为“地下生命”提供“燃料”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震等地壳内部构造活动瞬间释放的化学能,可为地下微生物提供阳光的“替代燃料”。这一发现揭示了地球深部生态系统的重要能量来源,也有助于寻找火星、木卫二等星球上可能存在的“地下生命”。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领衔完成,于7月19日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地壳断裂维持深部地下微生物群落活动的概念图(研究团队供图)

  据研究人员介绍,在人类视线之外的黑暗深处,栖息着地球上95%的原核生物,它们约占地球总生物量的19%。这些生命无法获取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究竟如何获得能量来源,一直是学界的谜团。

  团队通过“压裂-反应”实验平台,模拟地下数公里内的断裂活动后发现,当岩石破裂产生新鲜表面时,断裂的化学键瞬间与水相遇,生成可观的氢气和过氧化氢,导致铁的氧化和还原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持续释放电子。这些电子进一步在碳、硫、氮等生命必须元素之间流动,形成看不见的“地下电网”,为微生物提供可直接取用的能量。

  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朱建喜说:“地震等地壳内部构造活动,可以不断把机械能转换为化学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何宏平介绍,这种能量机制甚至可能在火星古老断层或木卫二冰壳裂缝中发生,为可能的“地下生命”提供长期“电池”。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重要发现挑战了“万物生长靠太阳”的传统认识,拓展了人们对生命基础的理解边界,揭示了深部地下生物圈的重要能量来源和生态多样性成因。

  他们表示,在未来地外生命的探测任务中,需特别注意寻找断裂带附近的氧化和还原物质,这些可能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华视点|多地经开区培育新质生...   近年来,多地经开区立足产业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培育新质生产力。各地通过技术攻关、政策赋能、模...
记者手记丨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   新华社江西赣州7月21日电记者手记|外国记者在江西感知中国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记者黎藜  “人类...
尺素金声丨三个“首次突破”,凸...   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实现7.2%;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历史同期首次突破...
多个全球第一!这份“成绩单”与...   国新办今天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
欢乐过暑假,安全健康不放假 |...   暑假期间,孩子们宅家吃喝、外出玩乐时,如何做好安全防护,避免意外伤害?关于暑假期间安全与健康的几...
事关“地下生命”,有新发现!   研究显示:地震可为“地下生命”提供“燃料”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震等地壳内部构造活动瞬间释放的...
俄媒首次公开攻击型无人机生产基...   当地时间7月20日,俄罗斯红星电视台首次曝光位于俄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境内的一个无人机生产基地。这...
旅客突发疾病呕吐晕厥 特警队员...   7月2日,一位乘客在T307列车兰州到西宁路段突发疾病晕厥,患者口鼻被分泌物堵塞,无法进行自主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