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vj2l q49k 0/D1 be 9 ada 7b 944576 b 58e 5c 7983829 da 8 /
文|马
妈妈发现,自从我升级为小学家长后,我变得越来越“怂”。
《不怕接到这种电话和微信的,我敬你是条汉子!》年,米妈妈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写到“如履薄冰”。
一收到老师的消息,我的心立刻跳到了嗓子眼。不知道点击红点会看到什么,如何适当回应。
很多妈妈留言说“知道我不是一个人,我就放心了”!
对于饱经风霜的老母亲来说,这种不安远远不够。还有一种让妈妈咪不舒服,是来自微信通讯录上的红色数字,特别是晚上临睡前突然蹦出来的那种!.
qvj2l q49k 0/d7c1c 32d 112 e 47 ea 91 b 425 e 2381 CFB 5c '/
结合咪妈这些年的经历,睡前弹出的好友申请大多是通过群聊的方式。
这个群体,基本上每个小学生的父母都有,而且不止一个!是的,这个组是父组。
家长群好友的申请自然与孩子息息相关。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英雄事迹或者批评,只要不是严重到需要老师单独通知的程度,都只能在我们到家的时候才能知道。
不,那不是很严格。能不能知道,就看孩子想不想说了。
为啥家长喜欢临睡前添加好友呢?
白天忙着工作,晚上忙着带孩子,只有等孩子睡着了,才能记起明天早上上学前必须处理的一堆未完成的事情。
所以睡前朋友添加的应用,大多是和孩子在学校的事情有关。
qvj2l q49k 0/F4 ebc 98778654390985 f 423 b 165 D7 c2d /
这么说吧,在米米的微信通讯录里,米米班上有一半以上的家长微信,一小部分是我加的,大部分是其他家长加的。
添加好友的原因有很多。
起初,陷入困境的大多是书包。莱斯的作业本被别人打包走了,别人的作业本被莱斯带回家了。
渐渐地,书包惹的麻烦少了,小学生那种简单又难以捉摸的“社交圈”又开始频频出现问题。
有一次,一个女生的妈妈给我加了微信,这个女生就是米米说“诽谤”他的那个,《我倒是想找个准亲家,奈何儿子不给力!已哭晕在厕所》详细报道。
女孩说今天,女孩把她哥哥最喜欢的书带到学校借给了米米。我哥哥找不到这本书,他整天都在家。我希望米米明天记得把它带到学校来。
妈妈很快回答。明天,她必须指示米米把这本书带到学校,顺便,她表扬了爱读书的哥哥,并为给孩子们带来的麻烦道歉。
第二天一早,我让米米把书还给女孩,她的弟弟哭了。
qvj2l q49k 0/746d 0 c 696 f 7 e 49 E3 BD 540 c 7455 d3a 580 /
米粒一边灌着书,一边嘟囔:“昨天XX坚持要给我一本书,我说不要,她就硬塞到我书包里。把她哥哥的书给我,不疼吗?”
嗯,人家姑娘又多了一项罪名!
如果不是这临睡前宝贵的家长沟通,孩子们在学校闹翻了天,咱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啥!
虽然咪妈睡觉前收到父母的信息会有点不安,但我相信我不是最不安的。
毕竟,米米是一个有纪律的孩子,对我没有那么多抱怨。
马蜜《在学校受了欺负却不告诉家长,这届孩子怎么了?》写的是米米班的“问题户”。
这个男孩几乎每天都在学校惹麻烦,上课捣乱,课间打同学。父母经常被生气的父母打电话,估计和她私下聊天会更多!
qvj2l q49k 0/FD 92415 ba 00 c45 a9 a7 CD 1a 75 bce4a 4f /
不管怎样,这个睡前朋友的申请让妈妈咪有点不安,我还是挺享受这种沟通模式的。毕竟这也算一种了解孩子学校生活的方式。.
要说小学生家长最不缺的,应该是家长群体。根据米妈的不完全统计,一个小学生的父母至少有两个“官方”群体。
一个是老师主导建立的班级群,老师会在群里发布一些重要的事情,比如学校发布的通知。
要的作业(双减后这个功能好像自动消失了)等等。这个群的画风,就像公司有大中小领导的正式工作群,严肃但不活泼,每个消息都不能错过。
第二个群,就是只有家长,没有老师的家长群, 这个群也承担着重要的班级任务。
米粒妈在《强制要求全体家长同意留作业,否则踢出群聊,这个组织画风突变了?》里写过,群里会讨论教师节给不给老师送礼,收饭费,发老师不方便发在群里的复习资料等等。
qvj2lq49k0/c42ea6cb1e0143e4bc06598cbbc920f7' />
家长群也会承担家长间互相联系的通道,比如在群里呼唤“XXX家长联系我一下”等等。
相比于有老师在的群,这个群的画风相对活泼,有时候也能展开激烈的讨论,内容比班级群多多了。
孩子没记清楚作业,家长在群里一问,就会有热心的家长回复。
虽说,有时候群里的消息也没那么有价值,但也能了解到很多班级动态,比如XXX又打人了,该交班费了……
这两个群几乎是小学生家长的标配,就像给家长安的紧箍咒, 置顶群+信息提醒,都不足以表达对它们的重视程度。
闲来无事拿起手机,也会不自觉地翻翻班级群,看看有没有错过什么重要信息,以前老师交代的任务是不是完成了,学校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如果家长在班级里担任着重要角色,比如家委会成员什么的,还要有一个家委会的正式群,在里边探讨劳动分工、工作开展等等。
qvj2lq49k0/46409ecf0d1843ebbbc3fe3d001d044e'>
孩子跟好朋友约着一起踢个球啊,参加个什么活动要排练啊,又会随之诞生出一批批有明确主题的小群。
有主题的大群小群,随意的小小群,还有临睡前蹦出来的家长私聊,三百六十度全方位无死角的沟通,都是我们的信息渠道。
可别小看这些来自家长的消息,孩子回家随便念叨两句,再加上家长来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就能完美解开很多谜团了。
就比如说,米粒上次在学校跟小昆合伙做生意。
关于米粒和小昆的故事,详见《现在的小男孩都是这样交朋友的吗?》(我怎么感觉小昆的故事也可以写成连续剧了呢)。
长话短说,米粒跟小昆在学校创业,他俩带课外书去学校,想看的同学要用积分换,就这么个事儿。
生意开张第3天,米粒妈碰到小昆妈妈,小昆妈妈特别开心地说, 最近小昆特别爱买书,天天嚷着买书,是不是铁树开花了?
原来,小坤妈妈还不知道小昆和米粒创业的壮举呢。要不是我给她提供的宝贵信息,她岂不是会一直空欢喜?
qvj2lq49k0/c6dad969d84c48a4835f401fcde7e64d'>
其实啊,不管是混迹在各个家长群里,还是家长们私下的聊天,都是想获取更多关于孩子,关于学校的信息。
当然,这些都属于二手消息,最高效最直接的了解渠道是孩子。可孩子大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什么事都告诉家长。
家长能获取的信息变少了,跟孩子沟通交流,给孩子提供支持都可能遇到障碍。
米粒妈觉得自己是个与时俱进的老母亲,但还是不得不承认,我跟米粒之间也是存在代沟的。
就像,米粒曾经喜欢的奥特曼们。
我特别不理解,这么多的奥特曼,不过是换了身装备,换了个名字,怎么就有那么多故事,还有那么多的周边呢?
qvj2lq49k0/e57885cfd70a4d3f8671cf1ef76711a7'>
我没有很正式地表达过我对奥特曼的不理解,不过米粒还是察觉到了我的态度。
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米粒突然心血来潮地说,“ 妈妈,你怎么这么多口红啊,用一个不行吗?”
米粒妈听米粒说口红,内心还有点小窃喜,这钢铁小直男,竟然还能如此心细,关心起我的口红来?
我刚要详详细细地给他讲解,口红的色号搭配什么的。
他又用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来了一句,“我买奥特曼其实跟你买口红差不多。你觉得奥特曼都一样,我觉得你的口红也一样。
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他们到底一样不一样 ……”
我我我……竟然无言以对,好像说得还挺有道理!
看吧, 就一个奥特曼,都能引出”只有自己知道“这样有哲理的话,老母亲再不加把劲,好好熟悉熟悉孩子的小世界,这道沟指不定会变多深呢?
你有没有经历这种尴尬的聊天?你兴致勃勃地要分享一件好玩的事情,可每当你说出一个人名的时候,对方都是一脸懵,他是谁啊?什么样子啊?
这时候你的分享欲就会大打折扣,说着说着就不想继续了。跟孩子聊天也是一样的。
作为家长,如果能熟悉孩子的老师朋友同学,对孩子们的话题有一定的了解,孩子就会愿意分享。
因为这种沟通, 不再是孩子单方面的输出,他可以听到他想要的反馈,体会到分享的乐趣。
所以说啊,为了让代沟消失于无形,老母亲就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绝活。
了解的信息越多,越能加深对孩子的了解和理解,孩子也越来越愿意跟我们聊天。
qvj2lq49k0/62369012241f4ccf9857fbf006c2f78f'>
米粒妈说了这么多,不是让咱们家长像侦探一样窥探孩子的隐私,而是要跟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
在《有一半以上的中学生痛恨父母:养着养着,就把孩子养成了仇人》里,米粒妈写过,一项针对中学生的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中学生痛恨父母。
“痛恨”这两个字很伤父母的心,孩子也深受其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倾尽全力给孩子的,不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良好的沟通就可以减少这种信息不对称, 我们可以知道孩子在想什么,玩什么,希望得到什么。
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一个人,是爱最好的表达方式,给孩子想要的,付出和爱才更有意义。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