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从街道到城市,光谷作为创新创业新城的成长和崛起有着鲜明的印记:光谷处于“光”与“谷”之中。“光”是产业形态,“谷”是创新体制机制,是技术创新的土壤。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包容一切河流的光谷精神,正在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说光谷最初的创业历程是知识分子和高科技人才的精英创业之路,那么今天光谷正在向更多的大学生和草根创业者敞开怀抱。只有给他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他们才能通过创新创业成为财富和事业的创造者。
有专家认为,判断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后劲和活力,有四个“青春指数”——年轻人、年轻钱、年轻产业、年轻城市。
数据显示,光谷有80多万大学生,70%的创业者年龄在35岁以下。2019年吸引应届毕业生2.8万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64.5%,位居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第一。光谷的常住人口也趋于年轻化,占20-44岁人口的51.4%,比美国硅谷高出13个百分点。
光谷无论走到哪里,都充满了科技创新、时尚生活、活力与新鲜感。它不仅是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地,也是文化潮流的引力场。在很多人心目中,光谷不仅仅是一个清晰的地理位置,更是一张激荡起武汉创新氛围的文化地图。
当武汉城市形象的主题口号从“武汉的大江大河”变为“武汉每天都不一样”时,也标志着城市的文化内核从码头文化向创新文化的转变。每个时代都肩负着不同的使命。这不是后一个时代对前一个时代的简单替代,也不是“后浪”推翻了“前浪”。是城市优势和代代相传的能量的叠加,最终会在发展的浪潮中前行。
这就是“后浪”澎湃的光谷!(刘杰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