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29日,2018“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综合赛)暨第七届“创业浦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顺利举行。本次大赛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共青团浦东新区委员会、中共浦东新区委员会组织部、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浦东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浦东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浦东新区青年联合会主办;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浦东分会、张江孵化器、太库·上海、上海中国青年旅行社有限公司、浦东电视台为承办单位。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委员会副书记冯伟,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刘伟,共青团浦东新区委员会书记林廷钧,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徐敏栩,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鲍英,共青团浦东新区委员会副书记赵辉茂,浦东新区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刘斐,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团结联络部副部长、青年创新创业项目组组长杨铭,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副秘书长倪奕松,浦东新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就业保障处副处长吕晶,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助理、办公室主任齐劼人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并发言。本次活动还吸引了200余位来自全市的创业青年和创业项目负责人观摩比赛。
当天现场还发布了《青年创新创业宝典》。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冯伟,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刘伟,团区委书记林廷钧,区科经委副主任徐敏栩,区知识产权局副局长鲍英,团区委副书记赵辉茂,区侨联副主席刘斐,团市委团结联络部副部长杨铭等领导参加发布仪式,这本整合了浦东青年创新创业资源和相关政策的“宝典”将为许多有志于来浦东创业的青年创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创业引导和支持。
“2018浦东青创之星”颁奖典礼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总裁杨砾、上海铸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珣、上海仙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冯源等3名创业者在活动中先后登台,并被授予“2018浦东青创之星”荣誉称号。
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刘伟在致辞中指出,长期以来,上海共青团高度重视青年创新创业工作,临港杯2018“创青春”上海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自今年6月正式启动以来,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创业青年的积极参与。
刘伟讲到,浦东在全市创新创业格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浦东为建设科创中心集聚了非常多的要素,也集聚着大批的创新创业人才。今年的“创青春”大赛综合赛创业组的比赛放在浦东,保留并专设了海外创业项目。浦东新区各有关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以传递正确创业观为重点,将培养帮助和提升实际获得感融入大赛,开展了各类活动,让青年创业者在大赛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创新创业的养料。
刘伟表示,希望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在上海迈向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发掘和支持更多的青年创业者和后起之秀,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为上海全面推进“五个中心”,全力打响“四大品牌”等工作注入青春之力。
上海铸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珣在创业者分享时表示,他在创业过程中遇到最难的问题是人才流失问题。他认为,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在于公司对产品战略的研究不够深入,很难给予优秀人才信心上的支持。因此,要不断的研究市场战略,才能有影响优秀人才的感召力。他还表示,初创企业的创始人一定要重视财务,聘请专业的财务团队和优秀的法律顾问,以此来避免公司经营、商务谈判以及引进投资机构等方面的一些风险。
上海仙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冯源
上海仙知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冯源认为,创新创业需要机遇和勇气,瞬间的决断也非常重要。对他来说,读书是他的舒适区,创业则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抓住机遇,也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总裁杨砾表示,当面对很多困难的时候,更容易找到解决的方向。对于初创型团队,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迷茫。比如团队里多是新人,总希望找到一个老师来带领他们,对于企业来说,这时要把他们的斗志和自信一点点建立起来,充分交流,更多的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这些会带领公司走向成功的彼岸。
据悉,该项比赛举办近3个月以来,已吸引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及全国各地300多个项目及团队报名参赛,项目涵盖互联网+现代服务业、互联网+生产服务业、生物医药等9个领域。本届大赛为创业者搭建了丰富的投融资平台,通过开展“浦东青创营”、“项目落地洽谈会”、“创业浦东高校行”、“优秀大学生暑期创就业实践营”等系列活动,让参赛者更有获得感,让“创业浦东”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在当天举行的决赛路演中,初创组和成长组两个组别共25个创业项目,分别通过ppt展示和自由答辩两个环节,展示了各自创业项目的独特之处。选手和评委们你来我往、坦诚相见,给观众们奉献了一场精彩难忘的路演展示。最终,上海熵观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迪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分别斩获初创组和成长组冠军,为本届大赛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文字:瞿丹怡(见习)
统筹:周方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