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奉橘帖字体欣赏
创始人
2024-06-06 02:16:51
0

王羲之奉橘帖字体欣赏

王羲之奉橘帖

《奉橘帖》是唐代根据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做的临摹本,全帖书风坦然清幽,字体娟秀俊美,该书法作品被保留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内。

王羲之奉橘帖

《奉橘帖》只有几个字,但是每个字都不相同,有的方折,菱角分明;有的圆滑,圭角不露。似乎王羲之想让每个字都拥有他最独特的表现方式,他要展现给世人的是自己多年的书法经验,想要通过为数不多的字,将毕生所学都展现在人们面前,让后人看到,这就是我王羲之高超的书法技艺。

《奉橘帖》依旧保留着王羲之在行书上过人的天赋,他的行书让每一个字灵活多变,写书的风格坦然清纯,与之结合的纵横聚散是那样的恰到好处。

邱振中在《楷书笔法的形成》中就拿这篇《奉橘帖》做分析,认为王羲之的诸多作品中都有接近楷书的影子,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笔画不间断的书写方法盛行起来后,写字的技巧也有所不同,王羲之作品中草书的影子也在逐渐减少,平直的笔画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奉橘帖》虽然只有两行文字,但是每一行的气势也不一样,首行因为“三”、“枚”两个字的左移,让原本垂直的轴线呈现出曲线分布的样式。

“枚”字虽然整体向左倾,但最后一个字拥立向右,又让整个画面恢复均衡,“霜未降”三字通过笔画的映带,有呈现出弧形的状态,曲线的使用,让整幅作品有音乐的律动之感。

王羲之隶书

王羲之的作品一般以行草和楷书为主,隶书作品少之又少,虽然说王羲之早年写的都是汉魏隶书,但是流传到后来的都是他的行草,王羲之有名的作品中,用隶书写的也很少。

兰亭集序隶书

王羲之作为书圣,对整个书法史的贡献非常大,对于王羲之的笔法也有多种不同的概括和理解,对于王羲之的书法所体现出来的,风流、不激不厉的艺术风格,是属于一些精神层面的事情,在不同的人看起来,有不同的观点。

从学术的观点上来看,我们也只能从作品的风格和气韵等一些精神方面的来判断分析。所以无论我们对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贡献是好是坏,都必须要以事实为依据,王羲之作品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都是可以进行理性分析的。有了具体的字和笔画作为依据,我们才可以让越来越多的人在一个方面达成共识。

汉代是隶书发展的鼎盛时期,而唐代是楷书的发展时期,而在两个朝代之间的魏晋则是行草发展的辉煌时期。有时候,事物的发展很简单,要说推动书法字体变化的主要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明白,或许是让书法写的时候更加简介和快速。

从小篆到隶书到章草再到草书,王羲之和王献之所处的魏晋就字体来说,是隶书向楷书的变化阶段;就书体来说是史汉隶书体向行草书体转变的开始。可以说王羲之所处的阶段是章草向今草过渡的关键阶段。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是东晋书法名家王羲之以行书写成的。此帖长23厘米宽14.8厘米,行书四行,共有二十八字。当然真迹已经不知所踪,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是唐代双钩填廓法临本。此帖是一封书信,其中内容是写王羲之在大雪停了之后,天刚放晴的愉快心情,还有他对亲朋好友的亲切问候。

快雪时晴帖

《快雪时晴帖》全篇笔法雍容而古雅,篇中的字有的是行书,有的是楷书,或流而止,或止而流。《快雪时晴帖》极为被乾隆皇帝所看重,乾隆皇帝把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还有王献之的《中秋帖》,都藏于养心殿的一个叫西暖阁的阁内,还亲手写了一块匾叫“三希堂”,把它们是为绝世珍宝。而《快雪时晴帖》被乾隆皇帝认为是“三希”之首。

《快雪时晴帖》的笔势以圆笔藏锋为主,在起笔和收笔之间,钩挑波撇都不露锋芒,书写时由横转竖一般多用圆转的笔法,结体均匀平整安稳,表现出了作者气定神闲,不紧不慢的神情表现。此帖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几个字,但是其中却有蕴含一种和谐之中有巧妙的联合一种造化自然的意境,在行书之中又带有楷书的笔意。见识到此帖的人,多对它有识者有“圆劲古雅,意致优闲逸裕,味之深不可测”的评价。因为其中的平和简静,从容中道而以韵胜的书风早就成为晋人的书帖的特色了。

王羲之尺牍

在东晋因为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的盛行开始一直到清代中叶,帖学一直在书法史上占着领导地位。碑文虽然可以强其骨,但是不能养其气。灵动的气息和笔锋墨色的变化笔意的情趣以及微妙的技巧在各个名家的墨迹中都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碑文一般都是以小篆、隶书和楷书为主,这样看起来比较的庄重,而帖则是以行书草书为主,用来写意。

王羲之塑像

帖学有包括尺牍、稿书、手卷和诗笺等形制。尺牍是古人书写的工具,是一种用一定规格的木板在看我写文字后制成的书籍。

现流传下来的《十七帖》、《兰亭序》等作品来看,几乎都是一些尺牍、手札等,虽说是艺术上的佳品,可遗憾的是王羲之的作品的真迹至今没有一字流传,虽说都是唐人古人摹本,但是都是弥足珍贵。《孔侍中帖》就是对晋王羲之尺牍进行的双钩廓填而形成的勾摹本,这个帖的字笔画丰腴雍容。

世人评价说“中和之美,多力丰筋”都在《孔侍中帖》中一一展现了。此帖被收藏于日本前田育德会。《丧乱帖》也是唐朝人摹王羲之的尺牍的,是行草书。丧乱帖的笔法比较精妙,字的形势如斜而反正,笔意形断而意连。是王羲之创造的最新的体式的典型作品。书写的时候先行书后草书,可以得知王羲之的感情从开始的压抑变至激越。有人评价说《丧乱帖》是一篇优秀的杂文,字势雄健,却又兼备惨淡之美。此帖被收藏于日本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内。

王羲之行书千字文

《王羲之行书千字文》是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在2011年7月出版发行的书法字帖它是承德著名的书法家白景山在花费了艰难的六年后完成的,其重要性可以说是填补了中国书法学上的一段空白。

千字文

《王羲之行书千字文》主要探讨和讲述的自然是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而它本来的雏形就是古时南梁皇帝命人著述的《千字文》,可见该作的重要性和深度。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人,他的书法在他生前就已经名满天下,受到众多人士的追捧。当时间到了将近两百年后的南梁,王羲之的书法更是被当时的人们尊为汉字的模范,兴起了第一次学习王羲之书法的高潮。

在这一次学王高潮中,南梁武帝大同年间,武帝尤其酷爱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于是武帝萌生了一个想法,就是从王羲之众多作品中,遴选出千个互不重复的字样来,编撰成书供天下人阅览学习。所以这么一个在当时看来很是重要的任务交给了著名文士周兴嗣,据说他深知武帝重视此事,花了整整一天一夜完成了汇集了一千个不重复的王羲之书法单字的作品《千字文》,周兴嗣也因此须发皆白。

武帝在看到《千字文》一书后非常欢喜,对周兴嗣的尽心竭力也给与了嘉奖。从此《千字文》一书成为了历代书法大家经常临摹的对象, 其中像萧子云和王羲之的七世孙书写的最为著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红星照耀中国|如今的南泥湾,何...   中新网延安10月18日电(记者 邵萌)深秋时节的陕西延安南泥湾,风光旖旎。晴空之下,金色稻田随风...
前三季度“两新”政策成效明显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随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
(走进中国乡村)新疆地毯“破圈...   “我们生产的地毯有100多种花色,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还销往美国、英国、日本等国。”新疆纳克西湾...
五个关键字解码贵阳贵安“十四五... 10月13日,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贵阳贵安专场)举行。发布会围绕质、美、...
巴西东北部大巴翻车事故已致17...   根据巴西东北部伯南布哥州社会防卫秘书处当地时间10月18日消息,该州一城际公路17日发生的大巴翻...
为什么说延安精神也是生产力?   0.34亿元,3.44亿元,2383.4亿元,这分别是延安1949年、1978年、2024年的全...
特朗普称美军摧毁一艘“载有毒品...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打击画面  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
大降温持续!重心转移至南方,气...   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在过去两天重点影响长江以北地区,今天早晨,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只要...   新华社里斯本10月18日电 专访:只要走进中国,就能切身体会到这个国家的巨大发展成就——访葡萄牙...
高原“菜篮子”绽放现代农业魅力   中国西藏网讯 金秋十月,走进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棚内满目生机扑面而来,四色圣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