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经验证明,资源是国家势力的根基,也是大国博弈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筹码。多年来,从石油到天然气,从水资源到稀土元素,每一个领域都充斥着大国争夺和博弈的身影。作为一个拥有“世界大国梦”的国家,印度也深知只有掌握资源,才能拥有走上谈判桌的筹码。
于是,印度近日也加入到了抢夺资源的行列当中来。
(印度总理莫迪和美总统拜登)
日前,印度方面宣布,印度的国有矿业已经同阿根廷国有企业,就共同勘探锂矿签署了合作协议。从协议内容来看,印方此次总统投资了2400万美元,未来将同阿根廷一起开采位于卡塔玛卡省的5个锂矿。
两国之间达成合作,无非就是一方有所求,另一方有所需。作为一种轻金属,锂资源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比如说是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电动汽车中,都会用到锂离子电池。而当下印度,就正在大力推行这些产业的发展,所以需求量很大。
但问题就是,印度自身是没有大规模的锂矿储备的,面对这种局限性,印度只能着眼于国际市场,来寻求锂资源以补充其内需。而中国作为全球锂资源的主要供应国之一,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印度的主要进口来源。据印方统计,去年一年里,印度总共进口了3300万美元的锂矿,其中三分之二都来自中国。
所以,印度选择和阿根廷合作,除了有所需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摆脱对华依赖”。去年在美国提出所谓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后,印度就立刻宣布自己要加入进去。对于此次印阿合作,印度媒体也表示,印方此举就是在和美国合作背景下达成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强化自身的矿产供应链,最终减少对中方的依赖。
(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开的论坛会议)
就在印度忙着摆脱对华依赖之际,中方这边也没有停止行动,而是将手伸向了另一个国家——沙特。
沙特这个国家,完全配得上“宝地”之称,石油资源羡煞旁人不说,矿产资源也是数不胜数,金、银、铜、锌、磷等等应有尽有。近年来随着沙特政府“2030愿景”计划的提出,沙特也开始将精力转移到矿产资源的开发上。
日前,第三届“未来矿业论坛”,就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召开了。据沙特方面介绍,此次论坛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加强世界各国在矿产领域的合作。这场论坛,也吸引了全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到场的中国企业家更是数不胜数。
此外,在论坛期间,沙特方面还表示,当下沙特未开发的矿藏储量估值,已经达到了2.5万亿美元,相比于2016年增加了90%,而这还仅仅是在阿拉伯地遁区勘探了30%的背景下,也就是说未来沙特还在矿藏的开采上,还拥有很大的潜力。
随后,其还宣布称,今年沙特将新公布33个可探勘地点,加强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所以在此次论坛期间,多家中企都同沙特政府和当地企业进行了接洽,积极寻找合作机会。
总之,中印争夺矿产资源的手,是同时伸到了西南方向的两个不同国家身上。
(阿根廷锂矿)
但是对于印度来说,其想要在矿产资源的开采中站队美国,并以此来压中方一头,完全是找错了方向。
就拿锂矿来说,当下在整个锂产业链的竞争中,中国还是占据领先地位的。中方不仅掌握了先进的提炼工艺,还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战略布局,通过对外投资和合作,在澳大利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等地获得了大量的锂资源开采权。这使得中国在锂资源的供应保障上具备更大的优势。
同时,中国在锂电池制造方面的规模和技术积累,为其锂产业链带来了强大的下游市场支撑。众多的锂电池厂商和电动汽车生产商,促使中国的锂价值链高度完善,从采矿、冶炼到最终的电池生产和回收,各环节紧密相连,形成了强大的产业生态。
而相比之下,美国不仅资源有限,且开采和提炼能力也较弱,在整个供应链的垂直整合上,更是和中方存在较大差距。基于这种情况,美方能为印度提供的帮助,就是非常有限的,也难以满足印度日益增长的需求。
(中国在完善产业链上能为印度提供帮助)
所以,对于印度而言,与其盲目地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不如摒弃美方以“围堵中国”为出发点的策略,积极同中国在矿产领域展开合作。
这样一来,印度不仅有机会获取稳定的原材料供应,还有望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加速印度当地产业的成熟与发展,降低新能源领域的成本,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和竞争力。
总之,想要取代中国,印度还差的不止一步,与其好高骛远地定目标,不如专注脚下,踏踏实实和中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