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6日,一场特别的“人与自然初次握手”的温暖活动在寒潮来袭的广州市举办——“送给星星孩子疗愈犬”公益项目媒体发布会。
“送给星星孩子疗愈犬”公益项目媒体发布会。
在本次活动中,全国首批孤独症辅助犬与孤独症儿童初次见面,并进行历史性的接触。本场发布会也是“为孤独症辅助犬免费匹配最适合的孤独症家庭”活动中的开启环节。在匹配阶段结束后,3只孤独症辅助犬将进入孤独症儿童的家里,走进他们的世界,开始服役征程。
全国首批孤独症辅助犬:哈雷、伊莉和哈利。
本项目由四川科技扶贫基金会为公募支持方,由广州市越秀区阿派关爱小动物社会发展中心主办,而行上海导盲犬学校与哔哩吧啦儿童发展中心共同协办。
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致病原因至今未明且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已经是当今世界严重的公共卫生挑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人群超过1000万,0-14岁儿童约有300万-500万人。2022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下发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中显示,目前中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且呈现增长趋势。孤独症谱系障碍已经成为儿童精神疾病中最主要的一种。
孤独症孩子往往难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与他人很难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经过不断探索,先天导致的孤独症已确认无法治愈,相关症状伴随终生,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终身的痛苦和极大的负担,陷入长期经济与精神的双重困境。
孤独症儿童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难与外界沟通。
孤独症辅助犬(Autism Assistance Dog)对当下国内而言,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辅助犬,是指经过特殊训练,通过肢体接触来安抚人们的情绪,对主人起到了陪伴和精神抚慰作用的犬只,属于工作犬的一种,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工作犬类型。
辅助犬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性格稳定热情,热爱人类,喜欢与人沟通相处,并且具备很强的服从性和学习能力的狗狗。它们在幼年时就要经过社会化训练,然后再经过日以继夜的专业训练,逐渐学习和掌握技能,最终成为合格的孤独症辅助犬。
公益项目的宣传手册。
孤独症辅助犬可以帮助3至12岁的孤独症儿童,为他们提供安全、陪伴和无条件的爱。科学研究证明,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对孤独症儿童有积极的影响。如果使用辅助犬,除了可以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情感和心理安慰外,还可以缓解压力,增强安全感,减少情绪爆发并帮助提高社交能力;同时,辅助犬的陪伴可以让处于紧张疲劳状态的儿童亲属获得休息或工作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辅助犬还在确保孤独症儿童身体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锚定动作,防止孤独症孩子不受控制地奔跑、走失。
哈雷、伊莉和哈利正在寻找最匹配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
一只合格的孤独症辅助犬需要牢牢记住数十个口令,并在孩子们需要它们的时候,随时无条件地提供支持。在本次发布会上,辅助犬训导师(张世萍,而行上海导盲犬学校首席训导师)带领3只刚于2023年12月考核毕业的孤独症辅助犬:哈雷、伊莉和哈利,为媒体和孤独症家庭展示了3种重要常用的口令:
1、探望VISIT:当需要温和的压力时使用这个命令,犬将只用脑袋靠在孩子的腿上,并停留一段时间。
2、拥抱HUGS:当需要深压力时使用这个命令。犬将全身重量压在孩子身上,可以是坐在地板上,沙发上或床上。
3、锚定HALT:犬停下(锚定),让小朋友无法跑开,保证其安全。
辅助犬可以通过“锚定”防止孤独症儿童跑开。
孤独症儿童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在遥远而漆黑的夜空中独自闪烁,所以常常被称作“星星的孩子”。辅助犬是一条奇妙的纽带,可以打开孩子和世界的链接,建立与外界和人沟通渠道。这次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会面,三只孤独症辅助犬分别与三位孤独症孩子:李金潞、曾浚安和阮一凡小朋友(孩子信息在文末)进行了初次“触电”。
辅助犬会在孤独症儿童面前趴下来表达信任与安全,鼓励孩子接触。
2岁的辅助犬哈雷性格热情主动,11岁的李金潞小朋友却是个慢性子。李金潞第一次见到哈雷显得很害羞,不肯主动上前,但在外婆的鼓励下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勇敢地轻轻摸了一下哈雷黝黑发亮的背毛,然后躲到了大人身后,默默关注着接下来的会面。
2岁的辅助犬伊莉格外稳重,与它初次见面的是5岁的曾浚安小朋友。曾浚安比较开朗,也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与语言能力。因此,捧着游戏机来到伊莉面前时,小男孩对这个毛绒绒的大朋友格外友善,还想把手里的游戏机分享给狗狗。短短时间,孩子与狗狗就能相处融洽,伊莉舔了小朋友的手,曾浚安吃了一惊,在大家以为他即将哭闹时,他竟乐得笑开了花。
2岁的辅助犬哈利温和有礼,但遇上的5岁小朋友阮一凡在一开始却不太顺利。哈利温顺地趴伏下来,表示友好。可阮一帆却怎么也不肯触摸。辅助犬训导师和小朋友的家长主动抚摸狗狗,告诉孩子这只动物并不可怕,而是我们的朋友。阮一凡逐渐卸下心房,尝试触摸,得到狗狗的温柔反馈后,他越来越喜欢。
孤独症儿童阮一凡与辅助犬哈利的初次接触。
本次发布会后,“送给星星孩子疗愈犬”公益项目将持续开展为期10天的“为孤独症辅助犬免费匹配最适合的孤独症家庭”活动。
在此期间,报名参与的孤独症儿童家庭将进一步与狗狗们接触,学习有效的口令,尝试在户外各类常见场合让孤独症辅助犬展示能力,然后狗狗逐渐进入孤独症儿童的家庭。专业的辅助犬训导师将一对一地与报名参加匹配的孤独症儿童家庭进行咨询与沟通,记录和测试辅助犬与家庭的融合情况。
孤独症儿童曾浚安与辅助犬伊莉正在互动。
同时,项目也将启动全国寻找合适的孤独症家庭,并源源不断地支持专业训犬团队训练出更多合格优秀的孤独症辅助犬,如果匹配成功,项目将会把孤独症辅助犬免费赠送给需要的家庭。这一实验性、开创性、公益性的项目,将成为全国1000多万孤独症患者、约5000万孤独症家庭成员共同关注的热点。
孤独症儿童曾浚安的监护人在学习口令。
很多人都在问,人类与其他物种是否真的能够达成生命和谐共荣?伴侣动物与人的关系是否真的是彼此守护相助?
这一场前所未有的见面就是回答的开始,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与来自汪星的守护天使双向奔赴,彼此打破孤独的世界,相互温暖和守护着对方,托起生命,点亮星群。
“送给星星孩子疗愈犬”公益项目这一场前所未有的见面就是回答的开始,让来自星星的孩子与来自汪星的守护天使双向奔赴,彼此打破孤独的世界,相互温暖和守护着对方,托起生命,点亮星群。
发布会上台的孩子情况简介:
李金潞,女孩,11岁,主要由外婆照顾,父母已分开,较少教导她或者陪伴她,生活自理能力较弱。孩子现在在佛山市康复学校读书,日常生活费用、学杂费用由外婆一人打两份工作支撑。孩子慢热,经常不太愿意开口说话,除非和她建立好关系让她感觉开心,她才愿意跟着仿说。安全意识较弱。会跑走,曾经试过在公园跑失,通过外婆不断寻找才顺利找回。
曾浚安,男孩,6岁,父母离异,目前跟外婆生活,妈妈在酒家当文员,工资收入微薄,还有一个弟弟在上幼儿园。孩子性格比较活泼开朗好动,情绪尚可,有生活自理能力,语言能力也不错,会表达自我的意愿,但是个人性格比较固执,且社交技巧比较一般,从发现患有孤独症以后至今已干预3年。
阮一凡,男孩,5岁,与爸妈居住在大沥镇盐步,妈妈为了孩子的康复全职带养,会经常带孩子外出到茂名进行感统训练和运动。爸爸一人工作支撑全家生活费用,妈妈对孩子的未来感到焦虑和担忧。孩子性格慢热,听指令能力比较弱,规则也不太好,固执,经常自己玩自己的,不理会他人,社交能力较弱。妈妈表示其很需要别人的引导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