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过年了,很多诈骗分子也开始“冲业绩”了。随着大家不断识破他们的各种骗局,骗子也开始“升级骗术”了。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去年10月以来,北京警方陆续接到了多起中老年人保险金被诈骗的报警。报警人都是接到声称可以进行保单升级的电话后,被对方以办理业务为由骗走了保险金。
今年70岁的翟先生家住北京,接到了自称是某保险公司客服人员的电话。对方一上来就说出了翟先生曾购买的保单情况,还告诉他,现在保单可以升级了,但必须得来公司当面办理。
翟先生的保单还有3年才到期,公司员工告诉翟先生,如今有个收益更高的保险产品,可以帮他转移到新产品上,说着就拿走了翟先生的手机进行操作。
几天后,翟先生发现自己的保单并没有升级,反而被办理了保单贷款,翟先生莫名其妙地就背上了10万元的贷款。
家住天津的刘女士和老伴也遭遇了相似的情况。他们接到这家公司的电话后,专门从天津赶到了北京的指定地点,办理保单升级业务。刘女士说,公司员工也是通过协助刘女士操作手机,完成了所谓的保单升级办理。
警方通过联系事主投保公司官方客服后得知,涉案的这家公司并不属于官方售后,没有办理保险业务的资质。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民警称,诈骗团伙把被害人的手机拿到自己手中进行一些操作,然后通过POS机刷卡的方式将操作保单退保的或者质押的这些钱转到公司账户上。
目前,李某等28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02
上述事件属于养老诈骗“代理退保”,为了避免家里人受骗,一定要转发到“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群里。除了以上的骗局,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3年第1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还有其他类型的养老诈骗陷阱。
“以房养老”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实际上是以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获取资金后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甚至挥霍。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不仅无法收回本金、获得收益,还将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投资理财”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扶持”“政策补贴”旗号,通过虚构投资理财项目或夸大投资收益,以“低风险、高回报”为噱头进行诈骗。不法分子首先鼓动老年人“小额投资”,然后按时“高额返利”,进而诱使老年人追加投资金额,一旦收到大额资金便卷款跑路。
谨防不法贷款中介陷阱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小广告”,声称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或个人信用贷款,一旦老年人与其联系,不法分子即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老年人连续转款。有的不法分子还以需要证明借款人还款能力为由,要求老年人先往骗子账户内存钱,最后钱财被骗,追回困难。
针对此类陷阱,中国银保监会提示老年消费者,不信“偏门”、不贪“小利”,提高警惕防诈骗。
一方面不信“偏门”,办理各类金融业务一定要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不贪“小利”,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另一方面多了解金融常识,从正规渠道了解金融产品和办理流程,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另外,如果不是很了解手机的功能操作,也不要随便听从他人操作手机,尤其涉及到钱款问题,很有可能在某个步骤就进入了骗子的陷阱。
如果遇到以上的情况,一定要警惕起来, 不要随便接待陌生人。如果要升级保单或者理财,一定要去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业务。如果实在不放心,也可以让家人陪同前往。
最后,遇到了诈骗分子,及时拨打报警电话,与警方取得联系,并将情况如实告知,有可能我们的一小步,可以帮助警方抓获犯罪分子。
编辑:众众
审核:琪琪
法律审核:小元律师
案件来源:平安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