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运-20和俄罗斯的安124一起执行任务,运输航天大型器材的消息,让很多军迷都非常振奋,但是也看出空军装备目前存在的缺陷,因为缺少重型运输机,我军的战略投送能力还是有提升空间,因为现在运-20的运载力还是不够的。
如果中国空军能有运载力达到300吨到400吨的重型运输机,就会让投送能力明显提升。
运-20的起飞重量达到了200吨级,而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安124和美国的C5运输机,都是重载超大型运输机,起飞重量都能达到400吨,如果我国可以达到这个对标的运载水平,会让整体的投送能力明显提升。
我国的运20运输机的运力如何呢,现在公开的资料显示,运-20的起飞重量为220吨,最大载重能力可以达到60吨,运载和投送我国的主战坦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单次也只能运载一辆坦克。
但是现在的建造技术,注定了让运输机的最大载重能力和最大续航里程,不容易兼顾,只有载重轻盈一些,才能适度拉长续航里程,而背负最大载荷,必然会增加续航的难度,更快消耗燃料,我国的运20运输机在运送重达50多吨的坦克装甲时,续航里程只能维持在3000公里以内,这也是为什么运-20虽然从实际装载能力看,具有运输坦克重型装备的能力,但是极少使用运输机来运送坦克,就是考虑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所以如果想要打造超大型重载运输机,如何能够加大运载能力的同时,增加续航里程的支持,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也是摆在面前的。
同时运-20运输机的货仓规格和装卸的便利性,也需要继续优化考量,因为它目前的现有货仓尺寸是有限制。
本次之所以邀请俄罗斯的安124运输机协助运送嫦娥6号的装备器械等,就是因为安124的货仓容量更大,安124运载能力最大能搭载150吨,相比我国的运-20相当于接近三倍的运力。
我国需要更大运力的投送能力,不仅是军工领域,即便是民用航天领域,要运送一些大规格的器件时,运-20目前的货仓规格尺寸,也依然不是很够用,也能对比看出我国在高速发展航天和军工领域的同时,大型的运输机的研发建造,依然是一个必要的需求。
因为租用也好,帮忙也好,都不能真正解决我国的运力投送不足的问题,只有自己拥有了超大型的运输机,使用更加快捷方便,也能更好地高效完成各种投送运输任务,加快军备建设和升级。
单看运-20的运载能力,已经能够成为我国空军目前的投送主力,它能够运送我国在50吨级左右的装备,比如主战坦克装甲,红旗9导弹发射车,我国新型的火箭炮等重器,能够提供在战时快速运载装备提供支援,运送兵力形成增援和撤离等不同作战需求,执行多种作战运输任务。
但是对比单次的大量的运载能力,和美俄的更大体积的运输机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这也是很多军迷都非常着急提升的关注重点。
现在看来我国距离研发打造更加大型的运输机,应该距离不会太远了,因为我国已经解决了特种钢材,特殊的碳纤维材料,以及使用特种金属加工后的新型航天器打造材料的技术问题。
现在更是攻克了各种飞行器的航空发动机的国产难题,比如运-20就从最初的进口俄制发动机,改为装载我国的国产涡扇20航空发动机,这个飞跃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大型的运输机,需要更为强大的动力支持才能实现飞行续航,我国只有先完成这个航发设备的突破,才有可能实现运输机的体积和运力的跃升。
但是这些民航客机的航发推力只有15吨左右,如果是400吨起飞重量的运输机,需要130吨左右的推力,10台左右的涡扇20航发设备才能稳定驱动和满足动力需求,这样肯定不是最为合适的方案,毕竟安装过多的发动机,本身就会占据更多的运载空间,这些难题都需要研发团队去逐一想办法解决。
现在我国正在研发的宽体客机C929准备使用的航发设备是长江2000型,这款发动机的推力有望达到35吨,安装4台该型号的航发设备,就能提供高达140吨的推力,而且这款航发设备,能适用于重型的运载机,下一步就是研发团队如何提高推重比和如何匹配超大型运输机装载了。
如果中国空军能拥有运载能力达到140吨以上的运输机,将会提高战略部署能力,推动中国军事和中国民用航空更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