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发文悼念杨振宁,学校官网已转为黑白
创始人
2025-10-18 13:43:27
0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于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0月18日,清华大学官网发布了《沉痛悼念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一文,学校官网也已转为黑白。

杨振宁先生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随父母来到清华园。1938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1942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1944年获理学硕士学位,1945年作为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49年加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1952年任永久研究员,1955年任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创立理论物理研究所(现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并在该研究所工作至1999年。1986年起应邀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7年起任新成立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现名为高等研究院)名誉主任,1999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

2004年秋杨振宁与清华大学物理系大一新生在课间交流

杨振宁先生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他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奠定了后来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是与麦克斯韦方程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相媲美的最重要的基础物理理论之一。他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革命性思想,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发现了一维量子多体问题的关键方程式“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统计物理和量子群等物理和数学研究的新方向。他在粒子物理、场论、统计物理和凝聚态物理等物理学多个领域取得的诸多成就,对这些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他是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科学院的外籍院士,获颁国内外二十余所知名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还获得了美国国家科学奖章、富兰克林奖章、昂萨格奖、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求是终身成就奖等众多荣誉。

杨振宁先生毕生心系家国,为祖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1971年他首次回新中国访问,掀起大批华裔学者访华热潮,被誉为架设中美学术交流桥梁第一人,后又向中央领导同志提议恢复和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他亲自募集资金设立“对华教育交流委员会”,持续资助中国学者近百人到美国进修,这些学者成为后来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为促进国内科技交流和进步做了大量工作,为中国重大科学工程和科教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发挥了重要影响。回到清华之后,他把高等研究院的发展作为自己的新事业,为清华大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极大贡献,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华大学在悼词中写道:“杨振宁先生的一生,是探索未知的不朽传奇,是心怀家国的永恒回响。‘宁拙毋巧,宁朴毋华’是他的治学态度,也是他的人生态度。正如他钟爱的诗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杨振宁先生的百年人生是一部闪耀在人类群星中的千古篇章。”

文 | 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说延安精神也是生产力?   0.34亿元,3.44亿元,2383.4亿元,这分别是延安1949年、1978年、2024年的全...
特朗普称美军摧毁一艘“载有毒品...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打击画面  当地时间10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
大降温持续!重心转移至南方,气...   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在过去两天重点影响长江以北地区,今天早晨,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专访:只要...   新华社里斯本10月18日电 专访:只要走进中国,就能切身体会到这个国家的巨大发展成就——访葡萄牙...
高原“菜篮子”绽放现代农业魅力   中国西藏网讯 金秋十月,走进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温室大棚内满目生机扑面而来,四色圣女...
在延安 读好这本“永远读不完的...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培育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留下了众多革命旧址。 ...
你可知道路生梅?   路生梅:从“小路”到“路奶奶”,她的风筝线始终攥在佳县百姓手中  路生梅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黄河...
神二十乘组从太空祝福红星照耀中...   从延安窑洞的灯火,到中国空间站闪烁在太空的光芒,从黄土高原的耕耘,到浩瀚宇宙的探索,都昭示着国家...
多领域交出“量”“质”双升亮眼...   央视网消息:10月17日,多部门公布2025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涉及财政收支、固定资产投资、税收...
遭遇连阴雨如何保收?总台记者直...   近期,持续秋雨给黄淮海主产区秋收带来一定困难,一场秋粮保卫战正在黄淮海地区打响。农业农村部最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