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曾说:“人生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大器晚成。”这句话,似乎在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五十多岁的她,已经出道超过二十年,参演了五十多部影视作品,却几乎一直在扮演配角。从配角到柏林影后,咏梅将这一切归功于“幸运”,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其中不仅仅是运气。
2019年,咏梅与王景春凭借《天长地久》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女主角奖,这也是大众第一次认识她。咏梅为人低调,鲜少有人了解她。即便有些零星的描述,也总是看到她从容淡定、气场强大、心胸宽广的形象。然而,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她的酷劲十足——她热爱摇滚,越野车开的飞快,早早脱离了传统的主流生活方式。
如今,咏梅与丈夫依旧生活在北京西郊的马场里。虽然他们富足,却过得很简单,远离了浮华的世界。咏梅的家族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曾祖父是清朝的大家族成员,家中住着北京的四合院;她的爷爷是晋绥军的军医,后来参与了绥远起义;奶奶来自鄂尔多斯,是一位打破当时传统女性束缚、骑着骆驼上学的坚强女性,最终成为妇科医生。咏梅的母亲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女子,和奶奶一同从事医疗工作时,认识了咏梅的父亲。可是,他们的婚姻并不长久。咏梅的父亲是个清高的知识分子,他的艺术和哲学追求与乡村生活格格不入,最终他们分道扬镳。
母亲独自带着孩子们生活,咏梅常常感到被忽视。母亲似乎更爱儿子,而咏梅身上似乎总有父亲的影子,使她成为母亲眼中最不被宠爱的存在。年幼的她常常被送去大连亲戚家中,那里的夜晚黑得如同她的心境。在家中,母亲和哥哥的亲密关系让她深感孤独。一次,她因与母亲争执,去敲奶奶家的门,结果只见到爷爷冷冷的一句“不在”,然后重重关上了门。这样的冷漠,屡次发生。
咏梅的父亲也并不擅长表达爱。他认为母亲偏心,而自己则选择不对任何人表达爱。当咏梅找到他的新家时,看到他与朋友们一同在院子里唱歌、弹吉他、喝酒,生活得悠然自得。咏梅知道,如果此时走进去,父亲会安慰她,但这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第二天一切还是回归原状。她明白,在那个院子里,她并没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然而,正是这种孤独感,最终促使了她的成长。她知道,唯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正如她所说:“我要证明自己,让他们无话可说。”她做到了。
1987年,咏梅前往北京留学,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拍摄了几条广告,站在镜头前,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与自己的内心达成了和解。2004年,《中国式离婚》让她一夜成名,电话和邀约纷至沓来,甚至不得不通过短信回复工作事宜。从此,她的演艺生涯进入了巅峰期。随着《天长地久》的成功,她获得了柏林影后,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女演员,影片中她扮演了一位失独母亲。在这次拍摄过程中,咏梅也原谅了自己的爷爷。那个曾在木材厂下放十年、经历了许多苦难的男人,已经够悲惨,他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爱一个小女孩。
在事业爆发后,咏梅并没有选择嫁入豪门,而是选择了爱情。曾有传闻称她与陈道明相伴八年,但那不过是谣言,两人只是朋友与同事。事实上,陈道明早已结婚,而咏梅早在2003年便与栾树结为夫妻。栾树是一个与她截然不同的人,或者可以说是一个照亮了她黑暗人生的人。
栾树有着健康、自由的生活。他的父亲是青岛的音乐教师,母亲是文学爱好者。从小,栾树就被严格要求拉小提琴,后来成了摇滚乐手,迷上了马术并投入到马场。咏梅从栾树身上看到了她所缺失的一切,尤其是那种温和与宽容。他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比咏梅更加从容与理性。
有一次,两人去买茶叶,发现对方多找了几十块钱。咏梅的第一反应是窃喜,但栾树毫不犹豫地将钱送了回去。又一次,他们去医院挂号,遇到了一位贫困的母亲,栾树毫不犹豫地为她付了药费。咏梅深深地被栾树的正直与宽怀所打动,她爱上了他,因为他值得被爱。即使在咏梅的事业达到巅峰后,她依然没有放弃这个男人,至今他们依然相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