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
作为承载着运河文明与国际风范的宝地
见证了历史的沉淀与时代的变迁
从古建筑梁枋上金龙彩画的辉煌
到亮马河畔“水上会客厅”的现代气息
从社区里“文明画卷”的温馨
到博物馆中历史文脉的传承
朝阳区始终以“崇德向善”为根本
将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
融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吹响时代号角
中央精神引领文明新篇
北京崇德堂匾额博物馆
在“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村镇、文明校园”的全域创建中,朝阳区绘制出一幅京华新貌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壮美长卷。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的号召,为朝阳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这片土地上,古建筑如明珠般散落,东岳庙的香火、日坛的古柏、永通桥的石痕,都在诉说着千年文明的传承故事。
“2025朝阳群众好榜样”故事宣讲汇活动在崇德堂举办
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杨柳书院”国学课堂
在古建筑大修的匠心之中,“崇德”二字愈发厚重。张翼祠堂、东坝娘娘庙的修缮现场,工匠们以“原材料、原工艺”守护着梁檩上的金龙旋子彩画,而新落成的“崇德堂”更成为传承美德的阵地。这里陈列着朝阳区的道德模范事迹,展示着“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的传统典故,与博物馆之城的90家场馆联动,让“崇德向善”从历史走进现实。朝阳区安贞社区公园的崇德廊,以《礼记・中庸》联句宣扬尊德问学、守中致和,助力和谐社区建设。北京市朝阳区垂杨柳中心小学以“杨柳书院”载体,通过国学经典、传统艺术、非遗传承课程,凝聚家校社合力,创新德育形式,让崇德之风浸润校园。
“朝阳区博物馆之城建设联盟”的成立,将崇德文化注入公共文化生活。2024年,全区博物馆接待观众超2400万人次,本地居民人均参观2.2次。在这些场馆里,文明培育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通过文物、展览、互动体验,让“敬德守礼”成为市民的自觉追求。
勇于实践创新
文明生根彰显朝阳路径
“朝阳群众文明范儿”文明行为促进主题宣传活动
朝阳区以“两街一园”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核心,用创新机制让精神文明建设“活”起来、“实”起来。三里屯路的“志愿者积分循环机制”,让商户既是文明实践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商户志愿服务赚积分,再用积分兑换其他商户的回馈,形成“文明单位”与“志愿力量”的良性互动。望京小街的文明实践主题VI、金句长廊,将“崇德向善”的理念融入街景,让行人在漫步中感受文明的熏陶。而社区讲堂里的政策宣讲、文化广场上的理论分享,更让“崇德向善”从环境熏陶深化为思想认同,让文明理念在你问我答的互动中入脑入心,让思想引领成为文明实践的核心牵引力。
三里屯路-南三里屯路文明实践示范街区
百万志愿者用千万小时的服务,织就了朝阳最暖的“志愿蓝”。从亮马河岸边的引导员,到古建修缮现场的讲解者,从社区里的垃圾分类宣传员,到赛场边的“柠檬黄”文明引导员,这些身影让“文明实践”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正如居民所说:“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文明的力量,践行文明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公共文明引导员们高举“文明观赛”旗帜
打造品质之城
文明风貌联动空间革新
朝阳区的文明创建,是一场“点线面”结合的全域行动。从“文明城市”的整体风貌提升,到“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村镇”的细胞培育,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精致之城”的治理温度。文明城市的气质,藏在街巷的“绣花功夫”里。2025年上半年,3155处城市家具完成治理,朝阳公园路产业带的银杏与国槐相映成趣,小天竺路从拥堵街巷变身“全龄共享的会客厅”。亮马河这条“北京塞纳河”,更是文明城市的缩影:“一轴四河四区四廊六线”的夜景里,二十四桥串联起“水上会客厅”的璀璨;好运街上的文明商户,以高标准践行“门前三包”,将责任细化到每一处细节,让“文明经营”成为共识。
望京街道花家地西里三区的彩绘墙
文明家庭的温暖,绽放在社区的烟火气中。酒仙桥街道电子球场社区的“五线连心”党建文化墙,记录着家庭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故事;望京街道花家地西里三区的彩绘墙上,居民与青少年共同绘制“文明养犬”“垃圾分类”的场景,正是“文明家庭”践行新风的生动写照。
文明校园的活力,体现在校地共建的实践里。文明校园的活力,体现在文明育人与辐射影响的实效中。朝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太阳星城校区)发挥“全国文明校园”带动辐射作用,开展“典耀中华”课程、打造大思政课体系,组织“悦行志愿”等实践活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以“全国文明校园”为引领,推行“一师一生一课题”研学活动、构建“三层五域”课程体系。两校将文明建设融入各项工作,让“文明种子”双向生长。
而分布在城乡各地的“文明村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文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和乡村的整体文明程度。他们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理念,推动移风易俗,努力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乡村氛围。
作为文明单位的担当,体现在高效服务与示范引领中。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电影博物馆等10家单位荣获第七届 “全国文明单位” 称号。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人社服务暖民心”为宗旨,打造就业与人才服务品牌,建设志愿服务队伍深化文明实践;朝阳区科学技术协会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全域科学普及体系;首都机场街道、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等基层单位深入社区,开展环境整治、助老扶幼,构建文明创建一线阵地;朝阳文旅集团整合文商旅体资源,承办特色活动助力区域文化发展;朝阳区律师协会深化公益法律服务,规范行业发展;元气森林(北京)食品科技集团等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投身环保公益、助力乡村振兴。
站在新起点
朝阳区的精神文明建设仍在延伸
亮马河的碧波将映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