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波动是不是常常让你感到困惑?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经历情绪的起伏,但有些人却因为这些波动而饱受折磨,甚至被周围人误解为“矫情”或“作”。实际上,这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的表现。这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影响着患者的情绪、精力、活动和思维能力。今天,在“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双相情感障碍,帮助自己和身边的人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双相情感障碍主要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障碍和Ⅱ型障碍。Ⅰ型障碍的患者会经历一次或多次躁狂发作,常常伴随抑郁发作,而抑郁发作通常更为频繁。Ⅱ型障碍则表现为轻躁狂发作和至少一次的抑郁发作,但没有躁狂发作的历史。虽然这两种类型的表现有所不同,但患者都面临着人际关系紧张、学业或工作问题的挑战,更糟的是,他们的自杀风险、焦虑和物质使用障碍的可能性也显著增加。
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极为明显,主要表现在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两个极端。躁狂发作期间,患者的情绪和活动异常,可能会表现出高度的自我价值感,快速的说话和思维跳跃,减少的睡眠需求,以及鲁莽的行为,如过度消费和酗酒。相反,在抑郁发作时,患者会感到悲伤、空虚,失去对曾经喜爱的活动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并可能伴随自责和绝望的情绪,甚至有自杀的念头。这些症状的交替出现,让患者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痛苦。
如果你身边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作为亲友,你能做些什么来提供帮助呢?首先,倾听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与其说“开心点”,不如用“我看到你在努力了”这样的语言传达你的理解与支持。此外,建立一个“安全清单”,记录患者在稳定期偏好的安抚方式,以便在情绪波动时给予有效的帮助。如果患者连续三天失眠或拒绝进食,务必带他们及时就医;若听到他们提及“解脱”或“消失”等字眼,应该立即陪同前往精神专科医院。
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不仅有助于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也能让我们更好地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及时就医、科学治疗是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消除对精神疾病的误解,构建一个更加理解与包容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