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5年10月,云南文山的喀斯特山区被晨雾笼罩。吕宇峰蹲在裸露的石灰岩缝隙间,用小铲子轻轻刨开苔藓覆盖的土层,寻找一种被称为“天冬”的百合科植物块根。当地苗族药农阿普用柴刀劈开藤蔓,露出盘根错节的肉质根:“天冬要长在石头缝里才够劲。”这些纺锤形的块根断面渗出乳白色黏液,吕宇峰立即采集样本送回实验室。质谱分析显示,黏液中的天冬多糖免疫调节活性是普通植物多糖的3倍,与《本草纲目》“补五脏虚劳”的记载惊人契合。
为探究传统炮制工艺,吕宇峰辗转红河州屏边县,跟随百岁药娘李奶奶学习古法。老人从吊脚楼取下陶罐,里面是九蒸九晒的天冬:“晒时要蒙上芭蕉叶,不然药性就跑了。”实验证实,这种工艺能保留天门冬氨酸,抗氧化能力提升50%。更令他惊讶的是,苗医常将天冬与三七配伍治疗肺痨咳血。现代药理学发现,这种组合能增强肺部微循环,为古老验方提供了科学佐证。
研究中,吕宇峰还发现了天冬的生态价值。它能在贫瘠岩缝中固氮改良土壤,藤蔓可作为生态修复先锋植物。2025年11月,他在《民族植物学》期刊提出“天冬-石漠化治理”新模式,并与文山州政府合作建立种质资源圃。站在实验室显微镜前,吕宇峰凝视着天冬根部的细胞切片。那些曾被苗医视为“岩中仙草”的块根,正以科学语言续写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
上一篇:火箭大个阵容能否填补后卫真空?
下一篇:月圆中秋,天府新区共赏团圆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