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是最好的“抗癌药”!坚持4个习惯避开“免疫杀手”
创始人
2025-09-10 08:55:01
0

  研究表明

  保持良好免疫力

  可使癌症风险降低30%~50%

  增强免疫力

  专家总结“两做两不做”

  多吃优质蛋白、多关注肠道健康

  少吃红肉、戒烟戒酒

  主动增强免疫力

  多吃优质蛋白

  蛋白质是免疫细胞的“原材料”,摄入优质蛋白直接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动物蛋白首选鸡蛋:

  鸡蛋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比例与人体需求高度匹配(生物利用率达94%)。

  研究发现,每日摄入1个鸡蛋(约50克),可显著提升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

  植物蛋白首选大豆:

  大豆及其制品(如豆腐、豆浆)不仅能补充优质蛋白(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还能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反应。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日摄入大豆及坚果25~35克,可降低乳腺癌、结直肠癌风险。

  多关注肠道健康

  肠道是身体最大的免疫器官,70%的免疫细胞都集中在肠道。

  若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腹泻、便秘、大便不成形),会导致免疫细胞“失职”,增加癌症风险。

  异常信号需警惕:

  若长期出现大便不成形、排便不规律、腹胀腹泻交替等症状,可能是肠道菌群失调或黏膜损伤的信号,需及时就医检查。

  建议:

  首先,要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此外,适度运动也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两不做 降低致癌风险

  少吃红肉

  红肉(猪肉、羊肉、牛肉)虽能提供蛋白质和铁,但过量摄入会增加癌症风险,建议每周不要超过500克。

  致癌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将红肉列为“2A类致癌物”。研究表明,每日摄入50克红肉,结直肠癌风险增加17%;若每周摄入超过500克,健康风险显著上升。

  加工与烹饪风险:

  烧烤、油炸的红肉会产生强致癌物,其毒性是普通红肉的数倍。

  建议:

  每周红肉摄入量≤500克,优先选择鱼、虾等白肉替代;

  避免烧烤、油炸烹饪方式,推荐蒸、煮、炖等低温做法;

  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

  戒烟戒酒

  香烟中含60多种致癌物,其中苯并芘可直接损伤DNA,导致基因突变;吸烟还会抑制免疫细胞活性(如降低T细胞增殖能力),使癌细胞更易逃避免疫监视。

  有研究显示,吸烟者患肺癌、胃癌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2~3倍。

  酒精(乙醇)代谢产物乙醛是明确的“一类致癌物”,可直接损伤肝细胞DNA;夜间饮酒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夜间肝脏解毒功能减弱),增加胃癌、肝癌风险。

  研究表明,每日饮酒≥30克,肝癌风险增加40%。

  除上述饮食因素以外,要想保持好的免疫力,还需要保持规律睡眠、合理的运动以及良好的心情。(CCTV生活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安主播说】真正的抵达,是服...   “下火车就是草丛”“列车站点没有站台”?听起来像是一场“野生”的旅行体验,却藏着最真实的人间温度...
哈基咪因为太胖无法变成液体形态...   9月9日广东,哈基咪偷跑下楼,回来的时候发现门关了,因为太胖无法变成液体形态回家,网友:宝宝跟导...
红白蓝斑马线守护出行安全   9月8日,长江中路十五中路口新施划的红白蓝三色斑马线格外醒目,施工人员正在更换中间隔离桩。近年来...
以色列“突袭”卡塔尔 整件事有...   以色列国防军和以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9日发表声明确认,当天对在卡塔尔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
苹果iPhone17发布,中国...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布。 时隔6年的外观大幅升级,让不少消费者关心,...
科普活动点燃科学梦   9月4日,来安县委社会工作部、县科协组织学生来到该县科技馆,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青少年创新...
探索“民宿+康养”新模式 歙县...   歙县依托深厚的徽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探索“民宿+康养”新模式,打造“翕聚新安”康养主题...
科技与产业齐飞 创新共发展一... 安徽国星生物化学有限公司智慧管控中心(资料图)马钢厂区夜景 记者 唐焱 摄泓景无人机汉马新能源重卡音...
淮北国轩象铝:皖北首家新能源动...   9月9日下午,记者跟随2025 世界制造业大会会前集中采访团,走进皖北首家新能源动力电池轻量化箱...
古代“教育天团”上线,一起笑悟...   孔子竟带三大文豪组团开茶话会?扬雄照镜正衣冠、孔子分糕喻教化、荀子斟茶论国策……千年师道,一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