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6亿资金助力 13省份实施“一喷多促”保秋粮丰收
创始人
2025-09-05 11:15:27
0

  全年粮食产量大头在秋粮,现在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大约1个月的时间,各主产区因地制宜加强田管,全力夺取秋粮丰收。

  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

  内蒙古通辽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优势产区,常年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在科尔沁区钱家店镇的吨粮田示范区,由于采用了玉米密植高产精准调控技术,预测亩产可比常规种植增产200公斤。今年,这一技术在通辽推广面积达1032万亩,并辐射带动内蒙古全区推广超2000万亩。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李少昆:现在的种植密度,基本上在6000~7000株,这和以前4000株相比,大幅度增密增穗增产。玉米生长得非常整齐,抗倒性也是非常好。

  目前,秋粮全面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实施“一喷多促”稳产增产技术的窗口期。今年,河南全省秋粮种植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在漯河市源汇区,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供销社等组织,为近两万亩玉米实施免费“一喷多促”飞防作业。

  据了解,河南已累计防治病虫害1.62亿亩次,完成“一喷多促”作业面积401万亩。目前,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一喷多促”。

  科技助力秋粮田管 确保“颗粒归仓”

  在秋粮田管的关键期,各地以科技赋能为抓手,通过无人机巡查、智能灌溉系统应用等有效举措,确保秋粮稳产丰收。

  江西吉安永新县的21.78万亩中稻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当地抢抓农时,科学调度3100台(套)农机具,全力推进中稻收割工作。

  明光市是安徽的产粮大县。今年,当地整合650万元涉农资金,投入支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搭建“低空+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已建成两个无人机机场,通过传感器和多光谱技术实现3200亩农作物精准管理。

  位于安徽安庆市的花凉亭灌区是国家大型灌区,目前辖区的100多处水利设施完成了改造和修建,灌溉引水条件得到大幅提升,每块农田都能享受“定制化”的灌溉服务,灌溉水利用系数提升了30%。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男孩被人携刀尾随滋扰,三人挺身...   近日  广州一小区门口  深夜发生惊险一幕  一名患有精神分裂的女子携带小刀  尾随滋扰14岁男...
免费婚检、疾病筛查诊断……防治...   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我国通过综合防治,出生缺陷导...
离境退税规模逐年增长 “购在中...   央视网消息: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国内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已超过1万家。离境退...
中消协:警惕研学机构将重大安全...   中新网9月11日电(记者 谢艺观)当前,研学旅行需求旺盛,部分经营者看准市场红利,以“自然疗愈”...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主动作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战...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3.7...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地震台网微信公众号消息,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1日6时25分在新疆阿克...
外交部:提醒在尼泊尔中国公民和...   近日,尼泊尔加德满都等多地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外交部和中国驻尼泊尔使馆提醒在尼中国公民和机构密切...
发现非法捕鸟?可向这个新平台举...   近日,为进一步畅通群众举报渠道,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活动,公安部正式上线“全国环境...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校园食品安全典...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多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