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大同!
创始人
2025-09-02 15:14:24
0

  “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这首创作于1939年秋天的《八路军军歌》

  将那场伟大的平型关大捷写入歌词

  这座位于山西大同境内的长城关隘

  从此名声赫赫

  而大同这座千年古都

  也在革命先辈的浴血奋战中

  有了今天璀璨的模样

  航拍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937年9月25日拂晓

  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附近的乔沟

  伏击日军精锐第5师团

  以伤亡600余人的代价歼敌千余人

  击毁汽车百余辆

  缴获大批军械物资

  乔沟伏击战是平型关大捷的主战场

  平型关大捷亦成为全面抗战爆发以来

  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打破了日军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

  民众在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背景油画为当时平型关战斗的模拟画面。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走进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的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映入眼帘的将帅广场雕塑着

  参战将领的10尊铜像

  115级台阶象征着

  八路军第115师的全体将士

  顺阶而上

  这座通过300件(套)实物展品

  还原那场战斗的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再次把故事拉回到88年前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序厅陈列的浮雕墙。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7月29日,北平沦陷;7月30日,天津失守

  整个华北陷入全面危机

  为更好地抵抗日本侵略者

  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民众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背景资料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此时,日军攻占了晋北重镇大同及周围各县

  一个月内,大同一万多人被日军残忍杀害

  9月20日,日军第五师团一部侵占灵丘

  开始向平型关、东跑池、团城口等内长城各主要阵地发动进攻

  为阻止日军突破平型关防线

  八路军115师决定在平型关一带设伏

  民众在参观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图片背景为油画再现平型关战斗发生前两天,八路军第115师开战前动员会场景。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9月25日清晨7时

  日军由东向西缓慢地进入乔沟峡谷公路

  当敌先头部队进入关沟与辛庄之间的叉路口时

  早已埋伏好的

  第115师685团、686团、687团同时开火

  步枪、机枪、手榴弹、迫击炮的火力倾泻而下

  经过六七个小时的战斗

  乔沟伏击战终于取得胜利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的沙盘,再现平型关战役的概况。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胜利的声音传到每个村落,也传到了国外

  英国《每日先驱报》驻中国特派记者

  在战斗胜利后发表评论:

  “一部分进攻的日军在平型关遭受惨败

  那是一场山地上的运动战

  但它展开了中国抗战的新局面

  防守的军队在这里第一次采用主动的战术

  用积极的进攻行动回答日军……”

  在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内,写着当时英国《每日先驱报》驻中国特派记者为平型关大捷发表的评论。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这场中国军队

  在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

  虽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但日军的铁蹄依然无情地践踏着中国大地

  在100多公里外的大同煤峪口南沟

  6万多名矿工长埋于此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

  是日军残酷暴行的又一见证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1937年10月至1945年8月

  在日军“以人换煤”的残酷统治下

  共掠夺煤炭资源1400余万吨

  无数矿工积劳成疾

  无论生死均被抛尸废弃坑洞

  日积月累形成累累白骨的“万人坑”

  远处的山上,立满了死难者的墓碑。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始建于1963年的

  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通过300余张历史照片、80多件珍贵文物

  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

  在大同煤矿犯下的滔天罪行

  成为日本侵华罪行最直接有力的铁证

  日前,亚洲16国驻华外交官参访山西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如今

  山河无恙

  人民无忧

  昔日被炮火侵蚀的古都大同

  正以崭新的面貌成为中外闻名的文化之都

  古色古香的大同古城,每年吸引超千万游客。大同市委宣传部 提供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已成为

  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其所在地大同市灵丘县

  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有机示范区

  并已连续12年举办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

  吸引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到访

  不断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经验

  8月26日,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暨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在大同市灵丘县举办。大同市委宣传部 提供

  与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

  相隔16公里的云冈石窟

  每年吸引中外游客450万人次

  作为大同市的对外“名片”

  云冈石窟所凝聚的精神内核

  正成为大同开放、包容、融合的城市基因

  2024年,云冈石窟吸引游客450万人次。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不久前在大同开幕的中国算力大会

  让大同以开放之态

  迎接国内外算力先锋落子

  位于大同灵丘的秦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大同市委宣传部 提供

  充满现代艺术气息的东南邑

  隐匿在大同古城一隅

  成为古今文化交融的典范

  大同古城东南邑。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坐落于古城的辽金建筑华严寺、善化寺

  在《浪浪山小妖怪》《黑神话:悟空》里

  以古老的面貌获得全新表达

  成为海内外游客争相“打卡”的地标

  始建于辽重熙七年(公元1038年)的大同华严寺。大同市辽金文化艺术博物院 提供

  这里有中国著名第四纪火山群——大同火山群

  导演贾樟柯的电影《江湖儿女》曾在此取景

  汇聚全国50支热气球队伍的

  全国热气球锦标赛

  正在火山群上空的蓝天白云间翱翔

  2025年8月22日至8月31日,全国热气球锦标赛在山西大同火山群举办。大同市委宣传部 提供

  素有“中国黄花之乡”美誉的大同市云州区

  也曾吸引国际巨星成龙免费代言

  如今,大同黄花不仅

  以鲜菜、干菜形式畅销全国

  还拓展出6大类130多种产品

  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际市场

  实现从田间到餐案、从食品到商品的蝶变

  2019年7月22日,影星成龙在山西大同云州区的“大同黄花·忘忧花海”,与当地村民一同采摘黄花。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时过境迁

  大同这座用抗战精神铸就的千年古都

  正以血液里流淌的开放之姿

  拥抱全世界

  续写“天下大同”的唯美华章

  每年腊月里举办的大同古都灯会。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作者:胡健

  编辑:常新宇

  审校:魏园

  责编:宋方灿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昆仑关战役旧址!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永安!

  重走抗战路,一定要去一趟华北抗日重要战场保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非洲各界: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之际,多位非洲官员和学者表示,中国在世...
(抗战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   中新网长春9月2日电 (记者 郭佳)80年前的今天——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的投降仪式...
申行漫记|同样是城市,上海为何...   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白皓宇(Bakhtiyorov Abdulbosit)发现,上海是一座特别“爱...
烽火回响:我亲历的抗战   当一个稚嫩的声音,向历经烽火的灵魂发出提问,我们得到的,不是历史书上千篇一律的答案,而是抗战老兵...
拾光纪特别策划·抗战精神主题微...   谨以此片致敬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的全体中华儿女...
新华全媒+|成长再出发 全国中...   蝉鸣渐歇,秋意初浓。九月伊始,全国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季。孩子们迎着晨光,踏上新学期的旅程,重归校...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铭记那些...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来自许多国家的反法西斯战士和国际友人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经受了血...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东盟与上合组...   人民网天津9月1日电 (记者张文捷、张荣、盛楚宜)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于8月31日至9月1...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多地中小学生...   昨天是9月1日,各地学校陆续开学,并结合“开学第一课”,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了解抗战历史...
6岁女童小区内摸狗被咬伤,法院...   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份民事判决书。李某在小区里遛狗时,6岁女童乐乐上前抚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