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千万别放松”“开学根本跟不上”……暑假期间,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类似广告内容频频涌现。这些广告,前半部分制造焦虑,意在表达暑假是学生们“逆袭”的关键节点,后半部分则话锋一转,开始推销起辅导书籍或网课。不同的老师虽属不同机构,但用着同一套话术。
家长很容易被这种焦虑营销所裹挟,一些家长为孩子报了不少网课,让孩子放假期间也处在紧张的学习中。由于各类机构鱼龙混杂,“课还没上完,机构就卷款‘跑路’”的案例时有发生,不少家长经济利益受损。
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这些恶意炒作行为不仅刺激社会教育焦虑,也破坏教育生态。对此,教育等相关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强化内容审核,及时清理违规内容,是各类短视频平台的责任。平台要以实际行动抵制恶意教育炒作行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教育空间,不能让平台成为教育焦虑的“放大器”和“中转站”。(木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