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在起笔 青绿绘江山|清波“溧”影,众守之泽点水成金
创始人
2025-08-16 15:41:06
0

  编者按: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两山”理念如一抹青绿泼洒神州,勾勒万千生态画卷。落笔处,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和谐发展的多彩中国。《“县”在起笔!青绿绘江山》融媒体行动深度解码“两山”实践生动样本,探寻县域“中国色”如何绘就,邀你共读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从空中俯瞰,沙河与大溪水库宛如镶嵌在溧阳大地上的两只眼睛,盈盈相拥间,化作碧波浩渺的天目湖,静卧山野,以丰沛之水滋养一方百姓。

  如果要问属于溧阳的“中国色”是什么?当属天目湖水的沁骨之色——“云山蓝”。

  这云絮深深浸染、山色隐隐洇透的澄澈,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倾心守护下润泽城市的经脉。

  这汪碧水之色如何绘就?荔枝新闻中心记者来到常州溧阳,探访苏皖跨省共治的生态样本,体验“网红漂流”,感受新时代的田园牧歌,与三位当地人共同找寻这抹清波“溧”影背后的守护智慧。

  苏皖跨省共治

  激活“一池春水”

  “这里是苏皖交界的地方,我们右手边是溧阳市社渚镇洑家村,左手边是安徽郎溪县凌笪镇的下吴村。”在天目湖镇水源地保护办公室科员蒋鹏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苏皖交界的洙漕河支流,这里是天目湖的上游。

  沿着洙漕河岸边漫步,水中菖蒲芦苇摇曳。“水里种了好多植物啊,这一路走过来风景真美!”记者忍不住赞叹。“这些菖蒲和芦苇不仅美,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是天然的‘净水器’。”蒋鹏飞指向水面说。

  谁能想到,眼前这片生机盎然的湿地,5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过去,这一片还都是青虾养殖塘。”他回忆道,当时产生的养殖尾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洙漕河,汇入天目湖,造成磷、氮元素超标,污染严重。

  改变是如何发生的?一切要从7年前说起。

  2018年,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与安徽两省在生态共治、绿色发展等领域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

  同年,《苏皖合作示范区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全国首个以县为单位的跨省合作区,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添了一抹鲜活的绿意。

  2020年,长三角县域发展绿色峰会上,江苏溧阳市与安徽广德市、郎溪县签署区域生态环境共治框架协议。

  从2021年起,在生态补偿机制的推动下,安徽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3083亩青虾养殖区开始有序退养。“我们一次性给予安徽境内养殖户退养补偿,”蒋鹏飞解释道,“并且每年按标准向养殖户们支付租金。”

  污染源堵住了,生态修复也紧锣密鼓跟上。在退养的虾塘之上,苏皖联合打造了“稻田湿地”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短短几年,数千亩虾塘变了模样。

  如今的江苏溧阳社渚镇洑家村境内,湿地连片,白鹭翩跹。行走岸边,蒋鹏飞特意带记者看了阶梯状的池塘。“这是生态修复的一部分,”他介绍道,“我们把水面拓宽做成阶梯状,减缓水流速度,促进污染物沉降。”

  而安徽郎溪凌笪镇下吴村境内,则是一望无际的高标准农田。“这些田里一般种什么作物呢?”记者很好奇。“一般一年种两季,一季是种红花草,一季是种水稻,但是红花草都不收,会在每年4、5月份的时候用旋耕机把它打碎堆肥,减少化肥的使用。”蒋鹏飞解释道。

  每年金秋时节,稻浪翻滚,红花草化作天然绿肥,滋养土地的同时,也守护着下游水环境。

  如今,经过系统治理,洙漕河每年可有效去除总氮约4.4吨、总磷约0.4吨,天目湖整体水质从Ⅲ类提升至Ⅱ类,河湖生态焕发新生。连片湿地与高标准农田相映成趣,彰显苏皖跨省共治、生态补偿的新篇章。

  水脉重生

  “垃圾沟”变身“网红漂流”

  环着天目湖一路追寻,记者来到溧阳市戴埠镇松岭村。山涧之中,一条水道载着人们的欢声笑语奔流而下,这便是溧阳的夏日“顶流”——松岭竹海漂流。

  难以想象,这个日均吸引万人打卡的漂流胜地前身竟是一条“垃圾沟”,而推动这里绿色转型的正是一位溧阳老文旅人——潘建华。

  “我在这里做文旅有24年了。”松岭竹海漂流负责人潘建华深耕文旅多年,对溧阳有着深厚的感情。当年,他看中溧阳“三山六水一分田”的自然禀赋,选择在此开发旅游项目,恰巧溧阳的松岭村到横涧村之间有一条泄洪渠,长度5公里、拥有50米的天然落差,非常适合做漂流,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水质不好。

  “这条泄洪渠之前管理缺失。”潘建华坦言,“水从屋檐下流过,老百姓习惯开窗就往河里甩垃圾,下游简直成了‘活动的垃圾桶’。”

  “现在看起来水非常清澈,是怎么整治的呢?”记者问。“我们专门请专家来‘把脉’,将河道整体外移5米,远离民宅,减少垃圾入河;在松岭上游修建4座蓄水池,让水流逐级沉降自净;同时发动村民参与清理垃圾和青苔,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

  整治大刀阔斧,成效也显而易见。“现在你看,”潘建华指着河道边戏水的村民和孩童,“大家赤着脚在河道里玩,小孩也敢下去游泳,以前可是连洗手都不敢的。”

  漂流日均消耗约1万方水,相当于4个标准游泳池的用水量,面对巨大的用水需求,潘建华在经济收益与生态保护间找到了平衡之道——一套高效的回水系统是关键。“它能把总流量的20%回收至漂流起点重复利用,”他详细解释,“另外80%则持续不断地灌溉着下游的农田。算下来,一年能节省大约60万方水。”这份精打细算的节水经,正是“云山蓝”得以持续流淌的智慧。

  漂流带来的不止是清凉和刺激,更是山村的振兴。

  河岸边,17名安全员忙碌着,他们都来自松岭村,据了解,松岭竹海漂流每年可向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约500个。沿途的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生意也很红火。

  “让大家在一起,钱袋子都鼓起来!”潘建华欣慰地说。

  如今,松岭竹海漂流每年仅门票收入就高达2000万元,门票的背后,是村民们携手共富的幸福账单。像潘建华这样的老文旅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合力铺就了山村致富路,托举着村民们的美好生活。

  山水佳处引才归

  老村庄讲述新故事

  在大溪水库西南角的石塘村,“云山蓝”的涟漪漾开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走进村子,记者向来到这里创业的年轻人们抛出一个问题:“石塘村留住你的理由是什么?”

  “这里开门见山,自然风光是很好的,能够沉下心来,把木雕一雕一凿。”GC手作雕木工作室主理人韩国春来自溧阳城区,因为喜欢石塘村的风景,便留了下来,他的回答简单而真挚。

  同样身为城市青年的“网红”书店“瓦尔登书局”主理人草莓说:“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就被‘戳’中了,这里简直就像宫崎骏电影里的场景。”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其他三位合伙人“误闯”进这片“世外桃源”,当天便一拍即合,决定在这里开一家小书店。

  “很舒服,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很大的商业化。”这是“石之觅”餐厅老板张叶的想法,从小在石塘村长大,她对家乡的依恋从没变过。

  在石塘村,石塘三十七号民宿主理人徐岩的故事则更具代表性。

  “听说您是第一个回到石塘村的年轻人,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回来呢?”记者问。“我是土生土长的石塘村人,2018年是溧阳民宿发展的高峰期,我又比较喜欢待在乡下,所以就回来想着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民宿。”徐岩回忆起初回村时的景象:“人少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是个‘空心村’,村子也有些破败。”

  改变始于政府和村民的共同行动。政府聘请乡村规划师,与村民一起为村庄量身定制了发展规划。“去年一整年,政府都在帮我们打造基础设施,”徐岩边走边向记者介绍,“主要做了道路、雨污水管网、路灯,还有村心市集、游客中心等。”

  在石塘村的中心有一堵上世纪60年代的斑驳老墙,柿子树穿墙而过,成了石塘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和乡村规划师商量的时候,我们就想着要保留它,因为它属于村庄,是我们这辈人小时候的记忆。”

  除了徐岩这样的本地青年,越来越多外地年轻人也涌入石塘村追寻田园梦。

  “咱们石塘村现在可火了,在社交平台上随手一搜都是这边的打卡笔记,你觉得大家爱上石塘村的原因是什么呢?”记者问。“首先是石塘的自然风光很好,现在年轻人又对村庄野趣的环境非常喜欢。另外一方面,我们村庄打造的是一个艺术的生态社区,来这里的年轻人很多都有自己的情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书店里安静阅读的身影,民宿泳池中孩童的嬉闹,农家餐厅里热闹的聚餐……野趣与精致,乡愁与创新,在石塘村晕染成一幅生动的现代版山野村居图。

  天目湖的波光里

  流淌着自然的馈赠

  这抹润泽万物的云山蓝

  孕育着生生不息的希望

  清波湖面白鹭掠影

  竹林深处飞泉奔流

  矿坑公园绿影婆娑

  村庄院落炊烟袅袅

  习近平总书记说

  良好生态环境

  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

  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深刻践行“两山”理念的常州溧阳

  让田园梦想照进现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黄秋生:搞私生 本文所述内容均来源于官方信源,为了给读者提供更佳的阅读体验,相关信息已附于文章末尾。 “自作孽,不...
赵本山李玉刚没想到,杨少华葬礼... 2025年7月9日,中国相声界的传奇人物杨少华逝世,享年94岁。作为一位深受尊敬的相声大师,他的离世...
208分+79板+62助!詹姆... 你还记得2016年NBA总决赛吗?那可是个起起伏伏的系列赛啊。当时,面对常规赛73胜创造了历史纪录的...
暑期红色文旅热度持续攀升   今年暑期迎来红色文旅热潮,人们自发走进多地革命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追溯历史、缅怀英烈。  ...
增供给、降成本!金融发力破解民...   新华社北京8月14日电 题:增供给、降成本!金融发力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新华社记者吴雨...
(成都世运会)世运会里的非遗之...   中新社成都8月16日电 题:世运会里的非遗之约:东方美学与世界温柔相遇  作者 袁牟知博  开幕...
二战后日本首次部署舰载战斗机,... 8月15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局副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 记者:据日本...
赴美参加“普特会”的俄记者被安... ▲新京报我们视频出品(ID:wevideo) 8月14日,在美国阿拉斯加报道“普特会”的俄记者被安排...
A股收出“红周五”!两市成交额... 本周以来,A股涨幅明显,上证指数一度站上3700点。而在8月15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更是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