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吴氏宗祠顺利落成。
【吴树东报道】
1月18日上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王木渎镇夏瑶村挂满了灯笼和音乐。“热烈欢迎新丰县、章贡区等地的亲属到窑下吴氏宗祠参加庆典!”“祝所有参加庆典的氏族成员身体健康!新年吉祥!”“热烈欢迎已婚妇女及其女婿回国参加祭祖仪式!”标语格外醒目,期待已久的吴氏宗祠终于迎来了落成庆典!
据了解,吴家祠堂下的窑子是“郅”
,坐在嘉善耿与,邰县云通公次子、三子邰虎,乾隆年间从赣县犹大乡三都双镇(今章贡区沙市镇夏风村双镇)迁到王木渎村,至今已近300年,其间历经数次修缮。在祖先的保护下,后代繁衍生息,瓜果数量达到了今天的300多个。
时光荏苒,祖先建造的祠堂历经了漫长的岁月,经历了风雨的沧桑。祠堂变得不雅,不重建很难为祠堂做贡献。“智德堂”于农历正月初一(2月11日)重建,农历十月初九祭祖,二十四拜神。现在“智德堂”分为上下楼,左前方有门楼,建筑面积180平方米,面积500平方米。
简单仪式上,钟繇代表窑下宗族致欢迎辞,新丰县吴文化研究会会长董纪致贺词。吴世宗来自新丰县、沙市镇、章贡区、焦北山、潭口镇、榕江新区等。近300人带着满满的祝福,献上了一块祝贺牌匾,共同见证这一神圣的落成庆典。
吴昕宗族协会代表致辞
母渡窑下的吴氏族:
来自世界各地的吴氏族:
大家好!
在窑下吴氏宗亲的热情邀请下,得知窑下吴氏宗祠已顺利落成,并于农历12月24日举行落成典礼!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新丰县吴文史研究会和新丰县吴氏宗亲会的特别代表前来祝贺!吴新峰文史研究会、吴新峰宗族协会向您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说“你很努力”
据族谱记载,吴氏家族于乾隆年间迁居王木渎村,至今已近300年,历经数次修缮。在祖先的保护下,儿孙繁衍,瓜果蔬菜生生不息。
“回源修家谱,日后建宗祠”。宗祠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祭拜、缅怀和歌颂祖先的功绩,也是我们吴家文明家风和兴旺发达的象征。有
祠堂后,有祭祀祖先的地方;有了宗祠,就有了凝聚宗族力量、联系家族纽带的纽带。宗祠的建成是吴家多年的心愿,也是吴家亲情的象征。下窑先民牢记祖训,秉承泰伯“孝爱、诚守信用、谦逊宽容、自强不息”的道德精神,同心同德,在——处打造下窑武的精神家园——下窑武祠堂。这对下窑吴与人民的友谊、人民的凝聚力、人文素质的提高,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所谓:
新祠堂是一个想法,
吉日庆典永垂不朽;
祖先、子孙后代都很幸福,
窑下,吴万岁!
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