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财经评论员 戚耀琪
近日,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2021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广东省县域农产品网上零售额位居全国第一,县级农产品网上零售额位居全国第二。广东省12个县(市、区)跻身县级电商百强,农业农村电商发展领跑华南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百强县域电商企业中,广东省有12个县(市、区)入选,包括南海区、禅城区、澄海区、普宁市、潮安区、四会市、新会区、惠东县、揭东区、海丰县、惠阳区、从化区,位居华南地区第一。
广东农村电商之所以在全国脱颖而出,与农业农村部门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制定鼓励政策有关。也与当地农业经济主动连接互联网平台,按照互联网规律扩大业务规模有关。是广东数字农业“三创八培”首战成功的象征性体现,是广东数字农业深耕乡村开花结果的象征性体现,是广东数字农业长征第一步的象征性体现。
农村原有的单一产业只能创造缓慢自我增长的趋势,一年只有一两个销售机会,其余时间都是默默耕耘,线性发展,工业品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但有了互联网的加持,农产品的能量可以多元化。首先可以突破季节和场地的限制,实现全年不间断传播。比如荔枝在广东的销量只有几个月,但荔枝的品种、故事、主播、优势、吃法等概念可以延伸到全年。而且网络传播灵活性大,成本低,可以流通转发,奠定了市场需求的思想基础。
其次,电商平台强大的辐射力有利于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打破地域限制和价格封锁。农民与市场的直接联系突破了门店、库存约束和线下销售能力的限制,创业门槛的降低促使更多的农业人口突破城乡界限返乡创业。种植剩余的农民也可以转向现代企业家和产业工人,甚至在网店和平台做销售和直播,这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升级。
目前,广东县域电子商务与农业发展,尤其是特色农产品发展密切相关。优势越突出、越明显,抢占互联网平台首页就越有必要、越有力量。这也与当地的支持和鼓励密切相关。大量微信官方账号和民间在线名人从这些领域诞生,成为跨品种、跨地域的销售沟通专家。菠萝姐姐、连山姐姐等角色成为重要的农业推广者。网络名人对农业的贡献是持久而无声的。广东百万农民线上免费培训项目,将普通人的梦想与乡村振兴、农业繁荣紧密相连,不断孕育新的人才和成果。
县域农村电商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物流运输和冷链配送体系的完善。这也是目前很多地方的一个缺点。如果把县级产品送到大城市,会像大城市之间的物流一样快捷省时,进一步缩短空间差距,减少货物损耗,保持新鲜度。这也是下一轮农村电商需要继续突破的地方。对于电商主播来说,也要从露脸叫卖发展到传递更多的消费者知识,不断打造自己的专业技能品牌,实现更高层次的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