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成为经济农业的突破口。
如今,在农村,各种休闲农业采摘园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靠近城市的乡村,甚至能给人一种聚集采摘园的感觉。安徽省亳州市赵桥乡几个村有几十个葡萄采摘园。在旁观者眼中,这些所谓的休闲农业更像是采摘园,但现场采摘的水果价格却喜人。
农民朋友既达到足不出户就赚钱的目的,又迎合了城里人的乡村采摘情节,如此看来,这势必会将乡村经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种简陋的休闲农业被有志之士视为未来发家致富的“摇钱树”!
什么是休闲农业?作者认为,
休闲农业应该分为两大块,一是如何在农业中体现休闲的概念,通过农业观光、种植体验、农业采摘以及农家生活体验这一系列环节上狠下功夫,从而带动特色种植的发展,而农业种植又和休闲相辅相成,互为主题的一种新型农业模式。那么,从事休闲农业真的有利可图吗?能不能成为农民朋友的摇钱树?为什么会有内部人士爆料休闲农业是个无底洞?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几个不同规模的休闲农业采摘园。
#休闲农业不是休闲。
如今杏子成熟的时候,有不少城里人来十里镇的一个杏子采摘园采摘杏子。每个人在拍照的时候都很开心。据杏园的主人说,大家都来摘杏子。除了对杏子的喜爱之外,人们还采摘快乐,尤其是对年轻人。价格贵不要紧,只要他们玩得开心就行。
如今的果园采摘,还悄然发生一些变化,前些年刚开始搞果树采摘的时候,前来采摘的几乎都是城里人,如此高的价格,农村人是不会吃的
要说你不怕大家笑话,村民们宁愿买便宜的杏子(外皮破损或外观丢失)也不愿意去园子里摘新鲜的杏子。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农村人没钱。
现如今农村富裕了,特别是农村年轻人,消费能力甚至超过了城里人,前来采摘杏子从来不讲价,只要摘得高兴,多少钱并不是问题。
即便如此,老板也表示,毕竟采摘价格高于市场价,采摘园内也没有其他吸引人的配套设施。一旦我们来到这里,我们就失去了再次采摘的兴趣。好在我的规模小,回去买之前基本能卖完。
所以小规模种植,只要有特色,交通又便利,每年赚几万元还是没有问题的.
还有采桑,现在也很流行。据种植者介绍,桑树上到处都是宝藏,桑叶可以用来泡茶,桑葚可以用来做鲜果,也可以用来酿酒、晒干或做中草药,桑树种植在任何方面都有无限的潜力。然而,
桑葚不耐储存的缺点以及深加工销路问题一直是影响桑葚种植户发展的掣肘,即便是用超低价吸引消费者现场采摘,理想和现实差距也是巨大的.
在官塘镇的一个大型采摘园里,笔者看到了另一个场景。虽然规模很大,布局规划也很理想,但花园里杂草丛生,连老板的心里似乎都长满了草。他无奈地说,之所以要建立这个几百亩的采摘园,是因为他去了美国,经商发了大财,带着他和妻子去美国旅游,还参观了波士顿的一个休闲采摘农场。
在那里,休闲农业采摘就像旅行。即使不是周末,停车场也停满了车。采摘园里有不同的瓜果蔬菜可以采摘,春夏秋冬都有。不像我们国内的采摘园,美国的采摘需要你在进门之前买一个采摘筐。比如去四口之家,至少要买一个能装价值20美元水果的包裹(采摘篮或购物袋),买30美元的标准。
采摘园内有公厕、超市、儿童游乐场、乡村体验活动等。像这样的休闲农业采摘园,不仅可以通过各种特色瓜果吸引顾客,还可以通过乡村休闲体验吸引顾客。两者相辅相成,这也是他们一年能赚几千万的原因。
从美国回来后,他焦躁不安,美国人可以搞成功,.
我为啥不能搞?农业种植又不是高精尖科技,咱一点也不比老美笨
。眼前这片采摘园,种植的有葡萄、火龙果、草莓、西瓜、西红柿、辣椒、车厘子、桑葚子及蓝莓等,种类繁多也不失特色,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投入已经过千万,然而现实和想象差距太大,非但没赚到钱,反而花光积蓄,从而失去了继续投入的能力。
# 农业专家送真经
对此,农业专家高捍东老师表示,休闲农业就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土地租金是按合同租种的,田间不管理就没有效益,到时候一片荒芜,扔进去的钱就打了水漂。
美国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便宜,种植技术及管理设施技术先进,而该这位老板只看到了人家赚钱的地方,而没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感觉投入就有回报,其实休闲采摘农业在咱国内搞得特别出色的并不多,从规划、管理、销售,再到品牌营销,这需要一个专业团队来操作,所有的事情都靠他一个人来扛,就造成了顾头不顾尾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如今的困局
从消费观念上讲,美国也和咱们差距特别大,老美们奉行的是及时行乐、提前消费,到了采摘园,只要玩得嗨皮,大把花钱也毫不在乎。相比美国,咱们花钱就相对理性很多,
特别身处五线和四线之间的城市规模,消费能力更是有限,从这点上说,他还没行动,就已经失败一半了。
像这种
规模较大的休闲采摘园,投入就要有个清晰的规划,先期投入多少钱,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预期,中期投入多少钱,又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预期,有了一个清晰的规划后,再按部就班前进,这样就可以决定后期要不要继续投钱,而他这种跟着感觉走的模式,实在是要不得
,当身上的积蓄花光之后,也就陷入了无助的境地,这点对于未来想走这条路的人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作用。
> 莫跟风,跟风风险大,像这位老板居然跟美国人的风,从而让自己栽了大跟头,人们总喜欢看到别人的成功,而不去看支撑成功的内容,所以,要进入某个行业,在参考借鉴别人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因地制宜进行尝试,切不可两眼一抹黑就进入,这样就容易掉进铺设着美好表象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