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效力量。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客观把握创新创业规律,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栏目邀请各高校创新创业带头人,共同探讨各校创新创业实践。日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肖介绍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双创”教育实践,分析了大学创新的深刻内涵。
双创教育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参与。
肖说,双元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创新创业是个体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双创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产业等主体的参与。创新创业教育要构建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深化专业创新综合教育计划。
肖认为,专业化与创新的融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专业创造与创新融合,需要解决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双重创造教育认识片面的普遍性问题。高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知识普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例如,引导和支持教师将双创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融入专业教育,加大对专业教师的双创教育培训力度,设立专门从事创新融合的教学科研项目;推动企业家课堂授课,弥补学校教师在创业实践中的不足,实现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深度融合。
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实施个性化培训
肖提到,创新创业分类教育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实行小班化分组教学或一对一辅导,尊重学生差异化发展,开展专业化、创新化、融合化的个性化教育。此外,稳定性强、结构合理的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高校要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加入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支稳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以赛促创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搭建学生实践创新创业的平台,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竞赛、活动、训练营等方式从事实践。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双创大赛。学校设立了“课程组”跟踪,帮助学生在课程结束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双创教育不是竞争教育,竞争的价值在于育人。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比赛过程的快节奏和结果的不确定性也对参赛选手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创教育质量的多维提升
肖表示,学校未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以“双创”战略为目标,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体系体系、课程体系、实践训练、人才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等六个维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