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的28只明星股是2009年10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第一批28只股票。在迄今已在创业板上市的700多家公司中,28家星股上市时间最长,是值得我们后续关注和研究的方阵之一。
创业板的28只明星股是2009年10月30日在创业板上市的第一批28只股票。在迄今已在创业板上市的700多家公司中,28家星股上市时间最长,是值得我们后续关注和研究的方阵之一。
两年多前,笔者委托证券时报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对比,根据之前的复盘价格,以2015年10月30日收盘价为基础计算得出:
首先计算这28只股票的6年涨跌(2009年10月30日开盘价涨跌,2015年10月30日收盘价涨跌)。其中有两个10折股,分别是机器人和NetScience。股价涨幅分别为1020.8%和1018.08%,10倍股约占28只明星股的7.14%;其次是爱尔眼科、李思辰、特瑞德、华谊兄弟、金亚科技五大三股,涨幅分别为385.48%、376.44%、349.23%、333.21%和306.17%。第二种是计算这28只股票上市6年后的最大涨跌(从上市日到2015年10月30日的最低价和最高价的涨跌),有13只10倍的股票。分别是网科(2657.28%)、机器人(2631.44%)、李思辰(2211.75%)、鼎汉科技(1822.22%)、北陆制药(1711.29%)、特瑞德(1670.66%)、中原华电(。韩伟电子(1151.13%)、神舟太岳(1041.08%)和华谊兄弟(1023.89%)占28股的46.43%,接近50%。
经过两年多的熊市历史,我们现在来看看28只明星股的二级市场表现,但是可以看到大部分已经消失了,还在以走熊的状态运行。根据2017年12月22日的收盘价,只有爱尔眼科、安科生物科技、乐普医疗三只股票跑在年线以上,维持技术形态认可的牛股地位,仅占10.71%左右,28只明星股大部分仍处于霜冻和霜冻状态。
2008年k线方面,在仅有的三只牛股中,爱尔眼科全年增长53.31%。从经营业绩来看,爱尔眼科今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和净利润都给了母亲,
、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7.92亿、2.71亿、2.92亿,同比分别增长54.1%、38.3%、45.02%,前三季度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爱尔眼科不仅是国内眼科医疗龙头,也已经成长为了全球最大的眼科医疗集团。
记得在爱尔眼科刚上市不久,有券商的研报认为爱尔眼科是一个10年10倍股。8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个论断所依据的事实、逻辑与数据预测,已经获得了事实上的认证。从前复权价看,爱尔眼科在上市后的第五个月跌出了3.06元的最低价,在2017年12月25日创出了31.25元的历史最高价,成为了28只星宿股中后起的10倍股。这个例子,同样证明了投资人对上市企业投资机遇的把握,始终离不开对上市企业发展逻辑与事实数据的把握,预测结论也就是一两段话,论证尤其是验证则需要一段漫长的过程。投资人在上市企业的任何一笔成功投资,始终是建立在上市企业成功运营的基础之上。对于企业投资而言,上市企业的成功运营是根也是源,唯有厚植这种根,畅引这种源,投资人才可能进行价值投资,分享价值投资源头盛产的鲜活之水。
认真分析包括28只星宿股在内的创业板上市公司,发现它们基本没有如贵州茅台那样独占着独特的水和环境,也不拥有类似峨眉山、黄山和桂林旅游那样独特的稀缺资源,作为轻资产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倚靠的是人力、脑力和拼搏,一个领域又一领域地拓展,布局需要一城一地地落实到位,发展战略必须一点一滴地落到实处,来不得半点含糊,否则,就只能江河日下,乃至面临着断崖式崩溃局面。
企业经营是一场真正的马拉松长跑,没有上市之前,企业是默默地在没有公众围观的场合跑马拉松;上市之后,就是在众目睽睽中跑马拉松,这种马拉松的考验,对于任何一家上市公司而言,是长期而持久的、不可松怠的。复盘创业板28只星宿股在过去8年多股价的起落轨迹,我们可以再次地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企业登陆创业板之后,任何的犹豫、怯懦、发展方向的选择错误、经营的错位和市场的巨大变化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相关企业的盈利前景与股价在市场的表现。
站在现在的时点看创业板28只星宿股,它们经历了上市之后8年多岁月的洗礼,曾出现了部分令人难忘的10倍以上的涨幅,也大都经历了50%以上的跌幅,时间不长,却已堪称经历沧桑。当下,它们之中大部分个股已显疲态,颇令旁观者有一种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感慨。然而爱尔眼科等个股在2017年的亮丽表现,在沧桑感之外,则又给人一种希望,时间洗礼之后的价值更显珍贵。
(作者系资深市场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