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vj2l q49k 0/03232 cd 9 f 46549 f1 be 2 bfeb 6 f 51 a 13 e 3 /
本文节选自《创业就是构建美好关系》
2001年中秋节前的一天,同行业的好朋友来看我。我和老师邀请他去西湖边的桂花树下喝一杯。他的创业经历和我挺像的,是和姐姐一起开的公司。喝了三轮酒,人有点微醺,朋友突然哽咽,断断续续地诉说着自己企业的困境:作为兄弟,他非常信任妹妹,把企业留给妹妹负责经营,但没想到,冲突双方都出现了重大问题。姐姐离开公司,使得团队动荡,双方家庭疏远。这位80多岁的母亲很担心。
恍惚间,他仿佛把我当成了自己的妹妹,抱着我泪流满面。“姐姐,你为什么这么不理解我哥哥?从小到大,我都没跟你来过!”当他对我说这些的时候,他的声音里有疲惫和挣扎。
他姐姐也是我的朋友。犹豫了很久,我拨通了他姐姐的电话,告诉她他哥哥喝醉的时候一直在叫她的名字。我说:“也许你们之间有误会。”她在电话那头静静地听着,问我:“happy(我的英文名),你和你姐姐都是创业合伙人,她有股份吗?”我脱口而出:“是的,股权很清楚。”她说:“我和大哥一起努力了这么多年。我负责所有的业务。我提出了团队,但我没有任何公司股份。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想?我的未来在哪里?”我无言以对,默默地挂了电话。
没想到,这次和朋友的聚会竟然是一次告别。仅仅一年后,正值壮年的他,突发疾病去世,留下了许多无法挽回的遗憾。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创业者与管理团队产权不清晰是致命的问题。
环顾四周,在家庭成员创业的情况下,产权单一、团队内部产权不清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是一枚隐藏的炸弹。到了一定的时候,只有小争吵才会爆发。
很多企业家几乎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企业的运营和市场拓展上,非常重视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和销售增长,但往往对企业产权可能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总有这样一种心态:创业伙伴都是家庭成员,何必斤斤计较,家庭成员之间“谈钱太伤感情”。其实不谈钱更伤感情,也伤企业。
由于家族创业成员内部产权不清,一些在创业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甚至主导企业经营的成员不具备企业产权。企业还年轻的时候,大家靠亲情就能保持团结。然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家庭之间利益分配不均或发展观点不一致导致情感裂痕,最终导致家庭和企业双方的危机。
很多企业家习惯用情感机制代替制度建设,这是不可取的。物质公平正义永远是情感维系的基本保障。
在创业初期,家族成员最好就能确定股权比例,明确责权利;随着企业的发展,可以再增资扩股,引进家人以外新的股东。
创业初期,“一人企业”和单一的产权形式使企业的经营权更加集中,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各种外部力量的支持,这种单一的股权模式应该逐步打破。
景博士,从一开始,不仅非常关注我姐姐和两位创始人之间的产权关系,而且在我嫂子进入公司后,我们咨询了父母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企业的产权关系,确定了我哥哥和嫂子之间的产权关系,即使只是小股东,我们也登记了股权。
景博士将“合伙”分为几个层次:创始合伙人、创业合伙人、高级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制造者.创始合伙人是指原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创业合伙人是指公司成熟后,向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干部开放股份,两者都在工商登记。高级合伙人或普通合伙人根据其职位、贡献和资历享有公司股权。maker是一种机制,让员工在平台上创业,享受平台和品牌带来的红利。这是一种共同创造、分享和取胜的创业机制。
一个企业再小,也是一个“社会”。要有稳定的基础,首先要在法律层面妥善处理,明确公平,明确责任和利益划分。“清官难断家务事”,是因为家里规矩定得不好,利益机制不清,讨论方式不清,外面的评委肯定破不了这个烂摊子。因此,对于与家人合伙创业的企业,需要明确合伙人的利益分配机制,核心利益需要在法律层面确定和保障,甚至关于利益的沟通方式也要有规范的形式,这将大大降低利益纠纷的发生概率。
把钱谈清楚,把产权明晰,是家族企业走向美好幸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