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加盟外卖餐饮创业,类似无人餐厅的创业项目 昆明加盟外卖餐饮创业,类似无人餐厅的创业项目
创始人
2025-06-29 09:56:06
0

公交是一张城市的‘移动名片’,陪伴了昆明人67年,从人工售票到无人售票,从IC卡到扫码支付。如今,车窗外的景色已经从自行车潮变成了汽车的洪流,但人们的出行方式仍然离不开公交车,昆明人对公交车产生了依恋,从1952年开始。

梦想70年,我们共同的记忆。你对乘公共汽车有什么样的记忆?是要扫码、刷卡,还是丢一元硬币,还是在拥挤的车厢里,非要靠人把2毛钱的票子递给售票员?这种小小的购票方式,是记录时代的一个维度。1995年,昆明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今天的《追梦70年记忆篇》,

让我们打开历史画卷,

去看看公交车的演变历史。.

03010 by

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独家播出。

梦想70年,我们共同的记忆。

昆明首次开通“无票”公交。

1995年4月29日,昆明首次开通“不售票”公交车,这是昆明公共交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当‘人工售票’模式走到尽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开启。从此,人们手中的车票变成了一卡通,卖票人接受了新的生存规则,被调到了不同的岗位,乘客也逐渐适应了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的规定。

旅行记录

公共汽车停下来之前,人群开始向上挤。当年,拥挤的公交车上有句话:‘一踩上踏板,马上就变心’。也就是说,既然你踩了公交车的门槛,大家都在想,你要怎么挤进公交车?当人们上车时,这个包可能会被忽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主要通过步行和骑自行车旅行。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城市的发展,选择公共交通的市民逐渐增多。这种场景凸显了当时中国交通承载能力的“不足”。同样,70年代末的昆明,人多车少,上车难。甚至有这样的情况,有人把孩子从窗口递了出去。带孩子的乘客上车后,售票员不得不说,有意识的乘客会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而‘让座’的文明学习也就从那时开始。

公交车的演变

乘客的出行需求直接影响公交车的演变。昆明公交自1952年开始运营。第一辆巴士是这辆美国制造的K6老木炭巴士。老昆明以前叫它‘牛粪拱’。这款车型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燃烧木炭,也叫‘木炭车’。最初投入使用的21辆木炭车,车头锋利,车尾鼓鼓的,外形与电视上民国时期的私家车相似。白色的车顶,车身下部是深色的,前面两个大大灯远远看去像个甲壳虫。1959年,第一辆铰接式公共汽车“火箭”被改装。所谓的铰接式,有两节车厢,直到今天还在使用,因为它可以大大增加公共汽车的载客量。

这辆全长25米、宽2.5米、载客量350人的三车道公交车可以算是当时最长的公交车,但由于路况、交通状况等因素,并没有投入运营。

1999年,为了迎接“世博会”,昆明所有的公交车都统一“着装”,白色背景,绿色条纹。其中,长江品牌富来喜宝汽车“长江大富”占据了大头。2004年后,由于能耗高、没有转向助力等原因,陪伴昆明人多年的长江大富逐渐被淘汰。

来来去去,

公共汽车在石板路上行驶,

穿过谭石路,穿过石三街,

昆明的每一天每一夜,

窗外展示的是不同的风格,

票夹和铅笔头

变成智能卡,二维码,

公共汽车从木炭车变成了空调车,

公交线路进入社区和校园,

视野中的自行车潮,

变成汽车的洪流,

沿着道路规划房屋,

走进一栋高楼。

然而

它是走在路上的人和事,

不变的是公交人。

ini

编辑:肖晓洁、郭婷

编辑:君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华视点|科技扎根田野间 多地...   近期,多地立足资源禀赋与技术优势,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各地通过“产学研”协同、科技育种、智...
暑期当心视力“滑坡” 这份护...   暑假期间,没了学校作息的约束,孩子们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大幅增加。刷视频、打游戏、上网课……双眼长...
美媒:关税及移民政策致美国就业...   海外网8月26日电 美国《华尔街日报》8月24日发文称,受关税和移民政策影响,美国就业市场正面临...
为运载火箭打造“防护铠甲”,上...   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卫星整流罩防热涂层。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8月26日,2024年度上海市科学...
何以中国丨听文物的话:动起来,...   新疆文物“好脾气”表情包来了  千百年岁月的文物见过太多的人间故事  ——战争、繁华、衰落、重生...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损益的时点与... 其他综合收益结转损益的时点与条件判定其他综合收益可以转到损益的情况主要包括以下五类:1、以债务工具计...
杭州地铁上两大妈乞讨,因对方钱...   近日,浙江杭州。杭州地铁上两大妈乞讨要钱,因对方钱给的太少当场发飙。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编辑...
(同心抗战)台湾雾峰林家宅园:...   雾峰林家后人、台湾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创会会长林光辉日前接受中新网采访时指出,林家所有的建筑,都充...
【光明网评】以科技创新推动中国...   科技与创新,永远是强国之路必不可少的“奠基石”。对于我们而言,科技创新早就不是抽象的概念表述,而...
记者手记丨白云掠过都想添件外套...   北纬51.1度的阿斯塔纳,一天中的体感温度变化,不仅体现在早晚温差上,白云掠过太阳时投下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