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号航母从红海撤离后,都发生了些什么?一组多达260多天的远征数据,让美海军集体沉默,外界齐刷刷望向中国福建舰。
前言:新的一年到来,中国福建舰好消息不断,美国福特号却接连传出糟糕消息,先是匆忙撤离中东地区,后又传出一组远征数据,多达260天的部署情况,却还不如性能更差的尼米兹级航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图解:福特号航母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
1、撤离红海后,一组数据让美军沉默
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军两支航母打击群先后抵达中东增援以色列。然而,这才部署没多久,美军又连夜下令,让福特号撤离地中海返回本土诺福克军港。
外界一度猜测,这或许是受到胡塞武装影响。但事实上,美国航母的到来,远不如以军自己反击来的有效,因此,福特号极可能是对伊朗以及伊朗背后的俄罗斯进行武力威慑。
至于为何撤离?按美军所说,是为了下一步行动做准备,毕竟胡塞武装在红海袭船一事上表现出来的实力,远超想象,美军有必要重新进行评估。
然而,当福特号抵达诺福克军港后,美军彻底笑不出来,集体陷入一片沉默。
原因很简单,福特号返回母港后,美国国防部下属“国防可视化信息服务”网站公开发布福特号现状与多达260天的远征数据,虽然画面不多,信息量却很大。
电磁弹射效果不仅没有展现出作战优势,甚至还不如常规电磁弹射器的尼米兹级航母。
据悉,部署期间,福特号总航程达到8.3万海里,舰载机起飞架次10396次,表面看来,这些数据都很不错,可一旦平均到每日出动架次上后,却只有区区43架次。
(图解:山东舰舰载机起降画面)
2、福特号被福建舰,超越了?
尼米兹级布林肯号航母,在西太部署期间,每日出动架次达到56架,中国山东舰出海训练时,日出动架次60架次左右。
从配置上看,山东舰属于滑跃式起飞和弹射式着舰,舰载机主要从甲板前部滑跃跑道上起飞,去年一口气完成40多天不靠港训练,先后抵达南海、西太平洋、关岛附近以及鹅銮鼻东南约120海里外。
别看其性能、排水量还无法超越尼米兹号,但机动能力强大,17天舰载机出动600多架次。要知道,福特号首次部署也只有50天左右,出动架次1250架次,直接遭到山东舰碾压。
福建舰是中国最新一艘航母,同时也是世界上继福特号之后的又一艘电磁弹射型航母。进入2024年后,央视《新闻联播》首次公开展示福建舰3条电磁弹射器。
电磁弹射器与常规弹射器比起来,最大优势在于弹射效率高。况且,福建舰采用直通长飞行甲板设计,机库更大,舰载机协同更便捷,因此,福建舰舰载机单日起降架次只会比山东舰更高。
换言之,福建舰有望在电磁弹射方面,赶超美国福特号。
(图解:福特号电磁弹射器多次出现故障)
3、美军“神助攻”,福建舰收获更多经验
事实上,福特号在电磁弹射方面的缺陷,从服役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迹象。
福特号航母于2017年服役,却因为技术大跃进,导致实战部署不断推迟,包括电磁弹射器、阻拦索、双波段雷达、升降机、动力系统等重要子系统,全部出现过故障,尤其是电磁弹射器,至今都没有达到美海军预期数据。
专家表示,电磁弹射作为一款全新技术,根本没有先例可循,美国通用原子公司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研制出来的电磁弹射器,自然也会出在各种各样不足。
而且,美海军为了让该系统赶上福特号航母建造进度,直接下令让通用原子公司生产,缺乏充分演示验证工作,也为后续一系列问题埋下隐患。
福建舰与福特号最大不同在于,其前面有着福特号做典例,尽管是反面典例,福建舰还是能够通过对方研制经验,取长补短及时修正,从而少走很多弯路。
有一点需要强调,那就是在这种关键技术上,就算有典例,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积累经验,期间出现问题不怕,毕竟问题都是在测试中慢慢爆发出来的,所以,我们没有捷径可走,该攻克的仍要继续攻克。
至于是否真的会超越福特号,还需要等福建舰真正服役后再验证。
(图解:在四号船坞内整备的福建舰,甲板上三条电磁弹射器清晰可见)
4、福建舰即将海试,更多惊喜在后面
好消息是,据央视报道,福建舰已经顺利开展系泊试验,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就能正式海试,这对于我国海军而言,无疑是迈出的一大步。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福建舰飞行甲板上的刷漆工作还未完全结束,船尾则出现一条黄色跑道中线标尺,与斜角甲板跑道中线位置相对应。舰岛处脚手架则拆除了不少,或许用不了多久就能拆除完毕。
福建舰除了电磁弹射器有技术优势外,还带来很多惊喜。
比如央视视频中甲板上出现的歼-15型舰载机前全尺寸模型,结合此前报道,接下来我们还有望看到歼-15T舰载机、空技能-600预警机乃至歼-35隐身五代机。
总而言之,福建舰从下水到海试,耗费将近4年,中国从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下水到福建舰下水,耗时34年,美国第一艘航母于1922年下水,距离第一艘电磁弹射器航母下水,已经过去95年。
也就是说,中国用不足美国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技术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