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启是个什么样的人 夏启诸子夺权怎么回事
创始人
2024-06-06 12:15:52
0

夏启是个什么样的人 夏启诸子夺权怎么回事

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而中国第一位帝王则是禹的儿子夏。自从夏启当上君王之后,人类告别了原始社会,走进了奴隶社会。不仅如此,王位的传承,也从禅让制转变成了世袭制。历史上的夏启是个什么样的人,在其晚年的时候,夏启诸子夺权怎么回事。

夏朝第一位君王夏启个人图片

夏启是个什么样的人

夏启,本名叫做姒启,史书上也称呼他为夏王启、夏后启。史书记载大禹娶涂山氏族女子生子启,所以夏启的母族是涂山氏族。《竹书纪年》记载,夏启登基时间约为公元前1978年,驾崩的时候是公元前1963年,共称王15年。

传说大禹在世时本来是要依照禅让的传统将王位传给皋陶,可惜皋陶死的早,没有等到大禹逝世。于是大禹又决定将王位禅让给皋陶最有贤名的儿子伯益。

但是,大禹培养伯益的时间太短了,等大禹逝世的时候,伯益还没能有足够的时间树立他的威望。天下的诸侯都对他不服气,转而去支持大禹的儿子启,启得以聚众而登大位。

这个事件在史书里有记载:“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上面的记载也说夏启贤明,天下诸侯都敬服他。那么夏启是一个重徳修贤的圣君,所以众望所归,上承天命得以实现家天下?

其实后人还有另一个评价:“自姒启建立夏王朝以后,逐渐抛弃了姒禹的节俭传统,毫无顾忌地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饮酒无度、游田无度。”说的是夏启的荒淫无道,完全摒弃了他父亲大禹的美德作风。

夏启是什么样的人现在已经无从考究,只能仁者得仁,智者见智,不过夏启用武力强行夺取王位,打破大禹的禅让制,不管如何粉饰肯定是不光彩的。

  夏启诸子夺权怎么回事

夏启结束了政权交接的禅让制,开父子相传之先河。夏启的五个儿子也因此开始了兄弟相争,父子相残的王位争斗。最后爆发了武观之乱,沉重的打击了夏王朝的统治力量,为王权旁落埋下了祸根。

夏启图片

武观之乱的罪魁祸首武观在文献中与虞舜时代的三苗并论,记载说:“夏有观、扈”,“虞有三苗”。意思是他们对政权的灾害是同等程度的。

更有记载说武观是夏启的“奸子”,古史曰:“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

历史上关于武观之乱的文字记载相当的少见,仅有《竹书纪年》中留下一段文字描述说:“启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现今大意是:在夏启晚年的时候发生了诸子争夺王位的动乱,因此在夏启登位11年的时候,最小的儿子武观因为争位而被放逐到西河。

夏启在位16年的时候,王位继承人的斗争日益恶化和激烈,武观在西河发动叛乱,效仿夏启用武力夺取王位,幸而有彭伯寿师率领军队出征西河,才平定武观的叛乱。这场父子间权力的争斗极大消耗了夏王朝的力量,对他的统治地位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

夏启,也就是姒启,人们口中的启,他通过武力继承了其父的王位,而他的儿子们则是在他晚年的时候引发了夺位的事件,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武观之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免疫力下降、致癌!炒菜时的这个...   炒菜是家家户户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但错误烹饪方式  比如油过热了、冒烟了再放菜  竟可能致癌、伤...
美核安全局因停摆强制休假 美国政府停摆即将进入第4周。据美媒报道,美国国家核安全管理局开始让大部分员工强制休假。这是该机构自成...
稳定、增长、成长!前三季度我国...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发布最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
“农”墨重彩促振兴,天津秀出新...   稻浪翻金!津沽大地绘新卷!  稻谷满仓,瓜果飘香,  金秋时节的海河两岸,  丰收的色彩,惊艳大...
明日鸣枪开跑!两千“破云者”竞... 2025年10月19日,峨眉山市将迎来一场令人期待的盛事——“峨旅股份”杯2025峨眉山越野挑战赛(...
全球首台、世界最大!上周末,大...   刚刚过去的周末  我国在空天领域、工程建设方面  好消息不断  首台、毫秒级、填补空白  空天信...
大国五年|强国梦,从蓝图一步步...   从制造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到科技强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再到海洋强国、体育强国、金融强国...
缅甸国防军清剿电诈园区,查获3... 据央视新闻援引缅甸官方媒体《缅甸环球新光报》20日报道,缅甸国防军日前对该国边境地区的电诈园区开展清...
强降雨致百色多地内涝 专业救援... 救援现场。受访者供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广西百色10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谢洋)近期,受台风“...
热点问答丨击船、停援、加税,美...   新华社波哥大10月19日电热点问答|击船、停援、加税,美国盯上哥伦比亚?  新华社记者李子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