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目余额表怎么分析账龄
账龄表示公司当前还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时间,也能够反映出应收账款的周转情况,如果应收账款在合理的周转天数内,则表示产生的收益和信用是相适宜的,若是超过了合理的周转天数,表示无法带来能与之匹配的收益,另外对于超过周转天数的部分还需要进行分段,对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界定,来标明不合理的程度.
当本期借方发生额小于期末余额时,说明期末余额减去借方发生额在一年以上,出现其他情况则表示在一年以内.
每一个核算项目或者是组合项目都只会处于一个唯一的账龄中,若是项目余额和科目的越方向正好相反,则表示应收账款科目余额应该为借方,其中的某一个核算项目的余额则为贷方,当余额显示为负数时,那正负的数据就应该会分开显示在账目中,然后在分别计算各自的账龄.
如果对往来业务进行了核销,那么可以通过每笔业务以及核销处理精确的计算出对应的账龄,每个核销项目或者是组合项目的账龄都会分段显示,能够有多个账龄显示,并不是在核销时,一个核算项目或者核算项目组合只能在唯一的账龄段.
账龄分析步骤:
1、应收账款的账龄指的就是在应收账款发生日起到截止时间,这个指的是到至今还没有偿付的应收账款.
账龄集中程度分第,可以将应收账款的挂账时间进行分类,6个月以内,6个月到1年,1年到2年,2年到3年,3年以上的等,然后按照每个栏目的应收账款额度来除以应收账款总金额,得到相应的占比,再根据这个比例去分析哪个时间段的应收账款的集中、分散程度,哪个时间段的应收账款最多.
账龄是什么意思?
账龄,是指公司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时间长度,通常按照各自企业合理的周转天数将其划分为5个级别,如30天以内(合理的周转天数设定为30天)、30-60天、60-120天、120天以上及呆账(120天以上未产生销售额).
账龄介绍
账龄是在剖析应收账款时极为关键的信息,因为应收账款是流动资产,因此,全部账龄在有效存货周转期之上的应收账款都是会给企业运营导致负面信息影响,并且账龄越高,资产高效率越低,产生坏账损失的风险性越大,财务成本越高.账龄指企业并未撤回的应收账款的时间长短,其实质是体现应收账款的运转情况,假如在有效的存货周转期内,则表明造成的盈利与个人信用适用相适合,假如超过了有效的存货周转期,则表明早已不可以产生与之匹配的盈利.
以上详细介绍了从科目余额表怎么分析账龄,也介绍了账龄是什么意思.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通过科目余额表分析账龄的方法应如本文所讲,账龄是指公司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的时间长度,是应收账款极为重要的关键信息,分析账龄可以确保应收账款能够及时收回.
上一篇: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结果一样吗
下一篇:如何分析企业偿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