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账
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做账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来处理:
追溯调整:
确认进项税额转出时,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补缴增值税导致补缴附加税费,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等".
如果以前年度转出税额和补缴附加税费可以税前扣除,可申请追补扣除,退还已交企业所得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最后调整留存收益,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法定公积金",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结平)".
不跨年或"未来适用法"调整:
确认进项税额转出时,借记"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进项税额转出补缴增值税导致补缴附加税费,借记"税金及附加",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等".
另外,具体做账时还需要注意进项税额转出的原因,如用于简易计税项目或免税项目,应借记成本费用科目;如用于交际应酬业务接待,应借记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等.
实际补缴税金时,先结转增值税,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贷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再实际补缴税金,借记"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等"和"营业外支出(滞纳金+罚款)",贷记"银行存款".
哪些进项税额需要转出?
1. 非应税项目使用
当纳税人购进的货物或接受的劳务并非用于应税项目,而是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那么这些购进货物或劳务所对应的进项税额就不能抵扣.如果已经抵扣,就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例如,一家制造业企业购买了一批原材料,原计划用于生产应税产品.但后来这批原材料被用于企业的职工福利设施建设.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将这部分原材料的进项税额转出,因为它们没有被用于应税产品的生产.
2. 非正常损失
纳税人因管理不善造成货物被盗、丢失、霉烂变质等非正常损失的情况下,需要将这部分货物所对应的进项税额转出.这是因为这些损失并非正常经营过程中的合理损耗,因此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例如,一家仓储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导致仓库发生火灾,部分库存商品被烧毁.这些被烧毁的商品所对应的进项税额就需要转出,因为它们属于非正常损失.
3. 改变用途
如果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或劳务的用途发生改变,从原来的应税项目变为非应税项目或免税项目,那么也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例如,一家汽车销售公司购买了一批汽车用于销售.后来,公司决定将其中一部分汽车作为奖品赠送给客户.在这种情况下,赠送的汽车所对应的进项税额需要转出,因为它们的用途已经从应税销售变为了非应税赠送.
4. 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
当纳税人使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时,其购进的货物、加工修理修配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如果已经抵扣了,就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例如,一家建筑公司采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算增值税.该公司购买了一批建筑材料用于一个建筑项目.在这种情况下,这批建筑材料所对应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销项税额,需要做转出处理.
5. 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对于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生产企业来说,如果存在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如出口货物的征退税率之差),那么这些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也需要从当期应纳税额中转出.
6. 销售折扣与折让
当纳税人因销售折扣或折让而减少销售额时,如果已经按照折扣前的销售额计算并抵扣了进项税额,那么就需要根据折扣或折让后的实际销售额,重新计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并将差额部分做转出处理.
7. 其他情形
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外,《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还规定了一些其他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情形.例如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劳务后发生退货或中止服务等情况时,也需要做相应的进项税额转出处理.
以上详细介绍了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怎么做账,也介绍了哪些进项税额需要转出.已抵扣进项税额转出的做账方式应如本文所讲.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主要包括非应税项目使用的商品、非正常损失、改变用途、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抵退税办法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销售折扣与折让、其他情形等等.
上一篇:权益法转成本法会计处理
下一篇:固资清理账务处理